1.圆底
圆底又称为碟形或碗形底,是一种逆转形态,但并不常见。圆底是指股价在经历长期下跌之后,跌势逐渐缓和,并最终停止下跌,在底部横一段时间之后,又再次缓慢回升,终于向上发展的图形。如图7-11所示。圆底是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一张图,由股价所描绘的图形仅仅是这个过程的表象。此类形态大多出现在一个由熊市转为牛市的长时间整固期。
圆底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底部的波动幅度极小,成交量极度萎缩。
(2)打底的时间较长。
(3)盘至尾端时,成交量呈缓步递增,之后就是巨量向上突破阻力线。
(4)股价日K线与各平均线叠合得很近。
( 5 )在经历了大幅下跌之后形成。
散户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人市时间。如果入市过早,就会陷入漫长的筑底行情中,遇到这种情况,股价不仅不会上涨,反而会略有下挫,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看不到希望。很多散户就是因为经不起长时间折磨,在股价向上发动前,将股票一抛了之,从而与即将到来的上升行情擦肩而过,这是十分可惜的。
2:.双底
双底也称为W底。它是当价格在某时段内连续两次下跌至相约低点时而形成的走势图形。如图7-12所示。如果出现双重底,表示在向下移动的市况由熊市转为牛市。如果出现双重底图形,散户必须注意图形是否穿破阻力线,一旦穿破阻力线,表示有强烈的需求,成交量会因为回调而出现大幅度上升。双重底亦可利用技术分析指标中的资金流向指数及成交量平衡指数(OBV)作分析买卖强势之用。若价格穿破阻力线,阻力线因此而变为支撑线。
双底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 w底两个低点的相隔周期至少在一个月以上。
(2)在它形成第一个底部后的反弹,幅度一般在10%左右。
(3)W底的两个最低点并不一定在同一水平上,二者相差少于3%是可以接受的。
(4)在第二个底部形成时,成交量不大,因此很容易出现圆形的形态,而上破颈线之时成交量必须迅速放大。
( 5 )股价在突破颈线后常常有回抽,颈线也会从压力变为支撑,从而确认往上突破有效,这也是短线和中线介人的最好时机。如果颈线支撑失败,则应出局观望。
( 6 )第二个低点一般比第一个低点高,但也有可能比第一个低点更低,因为对主力而言,探底必须要彻底,必须要跌到令多头害怕,不敢持股,这样才能达到低位建仓的目的。
( 7 )双重底并不全都是反转信号,有时也会是整理形态,成为下跌中继型中的箱体振荡,关键在于颈线或箱体下沿是否具有有效的支撑作用。
对于双底,比较安全而又稳健的做法是,在股价突破颈线回抽试探颈线支撑有效,再次放量上攻时买进(这个点位通常称为第二买点),这样盈利的把握性就更大些。至于涨升节奏方面,如果股价形成双底后的上升节奏是一帆风顺式的直线上涨,这样就会不利于行情的持续性走高。如果股价的上升保持着一波三折的强劲上升节奏,中途不断出现一些振荡式强势调整行情,则有利于行情的持续性发展。因为只有在反复振荡洗盘的走高行情中,庄家才能得以充分建仓和炒作,才更有利于行情向纵深发展。
3.突破上升三角形
在各种盘整走势中,上升三角形是最常见的走势,也是最标准的整理形态,如图7-13所示。在股市中,如果能抓住刚刚突破上升三角形的股票,则足以令散户大赚特赚。上升三角形的上边线表示的是一种压力,在这一水平上存在某种抛压,而这一抛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升三角形属于看涨形态,但形态的完成应是市场以收市价突破该三角形的上边线,随着价格的决定性突破,成交量会相应扩张。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后的最小价格目标是从突破点算起,向上技射出与三角形最宽处相等的竖直距离。
上升三角形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成交量逐渐萎缩,在整理的尾端时才又逐渐放大并以巨量冲破顶与顶的连线。
(2 )两次冲顶连线呈一水平线,两次探底连线呈上升趋势线。
(3)突破要干净利落。
(4)整理至尾端时,股价波动幅度越来越小。
( 5 )形态完成的时间在4周之内,一般上下波动只有两个来回,不应一直走到三角形顶端才突破,否则上升力度有限或可靠性降低,甚至会演化为横向走势。股价放量突破颈线位当日眼进,这时距最密集的筹码峰差价最小,放量拉升是从此起步的(这里也是主力成本区)。低位部分筹码启然不动,上档筹码峰高度密集,止升趋势线不被股指再次压低。振荡中股价收在密集峰上沿附近,机会较多,可随时介入。持股途中在未来的某一价位,低位筹码有所异动或上移,散户应格外警惕,或适量减持仓位。当低位筹码接近消失时,摒弃技术分析及消息面,及时获利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