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五万年中国简史》86-东林党:担当和意气

第七章  明朝:没能进入的大航海时代

(公元1368—1644年)

东林党:担当和意气

外部世界在大踏步前进时,明朝的万历皇帝却因为万贵妃,与母亲和外廷大臣赌气,不理朝政。事实上,到了万历时期,酒色财气已经被认为是上下互通的社会通病,比之前更为严重。于是,一股政治力量迅速崛起,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改革,对天下的事情进行重新规划,希望明朝得以振兴,这股政治力量被政敌称为:东林党。东林党的领袖,名叫顾宪成。

万历二十二年,执着又认死理的顾宪成被削职为民,回到老家,但是他却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声誉。顾宪成重修东林学院,讨论世道、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成了东林学院的主要功课。一些同样被处罚的官员,回到家乡也办起书院,和东林书院遥相呼应。东林党人开始将自己视为正义的化身,变得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开始党同伐异,这个时候发生“李三才事件”。

这些矛盾在对一些具体的人物、事件的态度上形成分野,于是在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与东林党观点对立的政治群体。从万历后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南明,朝廷的朋党之争,由此而生。这样一来,就只有斗争,没有妥协,只有党同伐异,没有是非原则,最终酿成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彻底摧毁了明朝士大夫的元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