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莉卡卡
1
在上海这个大都会待了有两年多了。
前些天翻自己的朋友圈,发现这两年来自己越来越低调沉默,很多想法在心里停留只一会儿便又立刻消散于无形。
刚到上海的自己志气满满,虽然工作并不是那么如意但是对未来各种期许,憧憬爱情同时也坚信自己能凭自己在这立稳脚跟。
那时每周末都行程满满,和朋友约去周边旅游或者参加一些分享会,手机相册里也多是和朋友聚餐玩乐的自拍照。
现在也偶尔会去附近城市散散心,然而却不再自拍也很少拍照,翻翻相册,都是各种截屏或者拍下的一些实用信息。
这两年来,我没有换更合意的工作,也没有找到能陪自己旅行的人。更可怕的是,曾经文艺又活泼的我,似乎已变得务实而又无趣。
记得有人说过,艺术也好文人也罢,都需要不断的爱和被爱,需要强烈的感情起伏,才能有各种灵感迸发。说起来失恋就写歌的霉霉就是很好的佐证了。
有时我会想,这是命运对感情受伤者的补偿么?如果需要在安稳的生活和灵感的迸发之间做个选择,不知大家会怎么选?
当然,前提是我们有选择的权利。
2
其实这两年也不是没有过爱情的光顾。只是在光怪陆离的上海,一切似乎都太过清醒。
我记得曾经喜欢一个人的感觉:一见钟情,感觉他身上散发着圣洁神秘的光,每次见到他都移不开目光但又害羞的不敢和他对视。
其实最终这只是一份无疾而终的暗恋。但是那种世界终于有了光的感觉,我想就算忘记他的面容也还是会一直一直记得。我私以为那就是爱了。
这两年来,也有遇见过似乎还不错的人,各方面都和自己势均力敌。但终究没有谈下去。
都说,势均力敌才是爱情最完美的姿态。浪漫动人如《太阳的后裔》中姜暮烟和柳大尉,长长久久如文坛贤伉俪钱钟书与杨绛。娱乐圈里好些对情侣,也都是因为俩人的势均力敌才被大众看好。
可是,初遇那个人,哪里知道他是什么个情况呢?
他爱喝纯净水还是星巴克?他是爱旅行摄影还是御宅一族?他出门是住青旅还是皇冠假日希尔顿?他会经常去街边撸串还是爱吃高级日料?
了解一个人之后再决定爱或不爱,完全否决了一见钟情这回事。现在的爱情似乎不需要那么多荷尔蒙的冲动,反而多是清醒的审视。
不可否认,势均力敌的两个人能更和谐的携手走得更远。只是这样走下去,好像爱情并不是两人之间的必需品,似乎没有爱情也还是能一起走下去。
Never mind,我只是有些怀念一见钟情的梦幻懵懂罢了。
3
以前爱读张爱玲,最喜欢的是这一句: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遇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那时候也听林俊杰的:
花开得很好,风吹得很好,只要你在什么都好。爱的香味随空气飘,努力想藏,这刻曼妙,不觉中悄悄融化了,变成最幸福的味道。忘了烦恼,可爱多好,不需要说什么,呼吸之间就尝到了,你我,心电感应。 ——《发现爱》
十几岁的少女心觉得爱情就该是一切美好的集合,憧憬着美好的邂逅,点到即止的招呼,恰到好处的沉默。
一切都那么刚刚好,适合发生一些美好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怀念青春,难忘初恋,大抵都是因为忘不了当初一切都刚刚好的美好。因为不再来。
后来大学时看张的《倾城之恋》,才惊觉爱情原来并不是等来的,需要那么多的精心算计,况且还不够,还得在老天倾了这一座城的兵荒马乱中,才终于得到一个爱情的确定。
私以为是有些悲哀的。这样的爱情其实也不再纯粹,但又是牢不可破的。
慢慢接受了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完美和刚刚好,不过是凑合着相互扶持走下去而已。
到得后来,看到张爱玲自己的爱情: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
虽然张爱玲的爱情让人诟病,但撇去其他的政治因素,她真真是深爱过他的,才能写出这样打动人心的句子。
因了这份纯粹的欢喜,哪怕爱错也无畏。似乎爱情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回到那一束光,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4
所以爱情是个什么东西呢?
是一见钟情的那束光么?还是势均力敌的情感较量?
是青葱岁月过剩的荷尔蒙分泌?还是一辈子相伴走过漫漫人生路?
似乎不同的时期我们想要的爱情都不太一样。年轻时想要纯粹的感情,待得历经世事后想要安稳的生活。
我并没有办法去客观的评判哪一种爱情更高尚。
但爱情其实无所谓高尚不高尚,只看是否满足你的需要。
愿你遇见适合你的爱情。
愿前路有人等你,轻轻对你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然后一起相携走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