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描写和核心素养成为记叙文语文写作的血肉和灵魂
本周我们指导学生以感动为主题,写一个片段作文,学生写的作文可能感动了自己,但却感动不了读者,而且缺乏对事件的生命感悟。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懂得如何安排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不能使人物形象变得更鲜明,也缺乏对于事件的抒情和议论,因此显得没有份量。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和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它们是记叙文写作的血肉和灵魂。
一、描摹典型肖像
学生在初中常常要描写人物,少不了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打扮等进行描写,然而不少学生只是简单的铺陈,并未将人物的外表和人物的内在特点结合在一起,因此,要注意让学生抓住人物形象中最能体现内在特点的部分来进行描写,这样才能让人物形象变得鲜活生动。
比如,《红楼梦》中描述林黛玉的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除此之外,宝玉则有“神仙似的”又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颦儿才貌应世稀”等等之夸赞。这些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黛玉忧愁多思,弱柳扶风,同时喜爱诗书,颇有咏絮之才,具有诗人的特质。此外,还要提醒学生在描写人物肖像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比如可以先上后下,先整体后局部,这样才能让细节描写变得更加具有条理性。
二、使用个性语言
鲁迅曾说过,如果删除了不必要的地方,只选择有特色的谈话,那么,就能让别人从对话中看见每一个说话的人物。因此,在语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写符合人物性格身份、习惯及内心活动的语言,这样才能让读者在个性语言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变化。
比如:
考卷发下来,我的语文超过了9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以为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不少的讽刺话。这些话对我刺激很大,更增加了我发奋学习的信心。
以上这段话就是平铺直叙,缺少有个性的语言描写,读者读来味同嚼蜡,毫无形象美。
附修改后的文章:
成绩公布了。哈,92分,万岁!我想唱想叫,想蹦想跳,想让所有认识我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值得炫耀!“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皮一炸,眼前暖烘烘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9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一定要变成凤凰!
原文只用了干瘪的叙述,缺乏形象感。改文用了心理描写、有个性的语言描写等手法,就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了,个性鲜明了。
三、选择形象动词
在对人物进行描写时,学生往往只关注人物的大动作,而忽略人物的细微的行动,因此描写得空洞而笼统,可以让学生尝试将以整个行为活动划分成若干个小动作,然后分别选择恰当的动词,将整个动作连缀起来,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比如:
1.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说哪个好,并说明原因。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我看见他走过铁道,到对面的小摊去买橘子,他过铁道很费一番力气。我看见他的背影,很是感动。
朱自清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年迈父亲的为自己买橘子的过程生动再现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再议论抒情,容易感染读者。而后面的文字只有干瘪的叙述,没有形象感,可能作者当时很感动,但不能感动读者。
四、观照核心素养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又扩大成六个层级,即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个层级,其实就是学生写作的六大母题。学生听惯了他人的喜怒哀乐,不如听从自我的心灵呼唤,感受自我成长拔节的声音。学生习惯了学校家庭,不如掀开社会五彩的面纱,感受时代与历史的精彩进程。我们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这三个角度去引导学生发掘利立意,体味日常生活小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文化况味。做到观照核心素养,提升写作潜力。
以后的记叙文教学中,将持续强化细节描写和核心素养之于作文犹如血肉与灵魂的创作理念,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期待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