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重启之后,给自己也立了一个flag:每周读1本纸质书,整理4本电子书,本周第3本,古典老师的经典之作再版《拆掉思维里的墙》,改变思维模式,开启幸福人生。
读这本书之前,才看过天下网商的一篇专题报道社恐男孩靠“做玩具”,被人民日报点赞,网友:“再世鲁班”,就是身边真实的例子,互相印证。请大家顺便阅读一下这篇网文,跟《拆掉思维里的墙》有哪些呼应,一起探讨。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向木大学读的是法律,2011年大学毕业后最初做了销售,因为性格内向,很快辞职了,之后又尝试了跆拳道教练、培训班老师、快递员等职业,都不太合适。2016年,已经在各行混迹5年的向木,选择和爱人开了一家淘宝店。在平台上,他终于可以不用被强行拉入社交环境、不用与陌生人面对面交谈,也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当时网店的工作室和小家是上下楼,向木很长时间就是两点一线在工作和生活中切换,虽然收入可观,但枯燥乏味的工作让他变得更加沉默,所以向木没有顺着这样的“剧情”走太久,2018年,30岁的他突然决定要学“一门手艺”。因为动手能力强,经过深思熟虑,到天津学做木工,但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是针对家具制作的,在简单入门之后,他便开始随心所欲的雕刻制作,只求欢喜,沉浸其中。
找到热爱的领域,做极限运动员
偶然的机会,向木在国外视频里看到了一台弹珠机(运用Automata原理,弹珠实现在轨道上有趣滚动的装置),他随即被其精巧的设计所震撼。通过了解,他学习到了一个全新的舶来词——“Automata”。这年年底,仿佛找到人生目标的向木拿着开淘宝服装店积攒的5万元,租下了石家庄郊外的一间屋子,专研起Automata。
巧思奇想、妙手生花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儿。Automata是兼具科学与艺术的领域,虽然这两项能力具体形式有别,但共同基础都是人的创造力。“现代Automata的表现结构主要为手摇柄、机械结构与表演玩偶,涉及木工、雕刻、物理机械、绘画建模等方面的知识,门槛较高、偏于小众。”正因如此,Automata行业缺少系统性的资料、更没有可直接照搬的教程。于是,向木搜索国外各类相关视频,反复看前人做的作品,分析和推敲每一个部件的结构、运作、搭配。一年内,他参阅了数百件作品,甚至自己整理出了一套理论机械知识。做一件Automata装置,向木需要用到大大小小数百个零件与木头板块,体量小的需要2-5天搭建拼装,体量大的优势需要1个月甚至更久——耗时最久的《移动森林》,他花了近4个月的时间方才完成。
在作品里,向木开始不断地加入自己的思考。“我觉得中国与国外最大的不同,在于体量与题材:国外以桌面级为主,欧美、日本的作品,表达的大多是小型场景,内容偏娱乐化;现在我做的不仅希望突破桌面级别的大小,而是变成一种表演性的艺术装置,其表现内容也不局限于娱乐性,会有严肃、发人深省的部分,相信未来国内的接受者会更广泛。”向木打造了《掩》《谜》等寓意类作品、《野味饭店》等现实讽刺类作品以及《仲夏夜之梦》等童趣类作品……从门外汉到深耕Automata的5年间,他的作品超过了100件。
备注:部分内容摘自《社恐男孩靠“做玩具”,被人民日报点赞,网友:“再世鲁班”》,还有很多与书中内容相互呼应的地方,各位读者可自行挖掘。看别人的人生,找到自己的幸福,与各位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