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竹筐,她走在这条上山的路上。山路约3尺,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路面泥泞湿滑。沿着山路,采了半天的卷耳,白色的花瓣上沾着滴滴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着彩色的光,点缀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
她看了看背后的竹筐,发现装了还不到一半,看来自己的心思都系在了那未归的丈夫身上。这是他被卫大人征调的第二十天,卫大人是我们这里的卿大夫,每年耕种时期,会从我们这里征调些许百姓过去为他耕种土地,一般都会过去半月有余。“这次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回来?”她把竹筐从背后卸下,放在了山道上,然后坐了下来,嘴里喃喃道。“要是能提早回来的话,可就大有口福啦。”竹筐里躺着刚采摘的卷耳,那嫩绿的茎叶仿佛散发着一股清香。“这次去了不少人,想必不会太久就会回来。”她心里想道,她看着远方,思绪也飞到了很远的地方。
这是我离家的第十七天了,她肯定也像我想她一样,想着我吧。卫大人家里的田在第十六日便已耕种完了。结束后,我便牵着马儿,与同伴们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我们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山路,离家里也越来越近了,很快我就能看到她。
第十八日,我骑着马儿,走在一段崎岖的山路上。太阳十分明亮,山上的石头在阳光下甚至闪着白光。马儿踏着步子,喘着粗气,连续几日的长途跋涉,它也吃不消了。我从马背下来,走在前面,此刻若是有酒,我便倒满金罍,向着山河大地,一吐衷肠。
第十九日,山路依旧崎岖难走,马儿因为疾病,身上出现了一块块黄斑,再坚持一下,我们很快就可以到家了。这时候要是有酒就好了,我且倒满兕觥,与众人对饮,用酒来麻痹归途的劳累和伤痛。
第二十日,眼前这是最后的一座山了。可是马儿已经倒下,同行的人也都被长途跋涉拖垮,只能暂且在此休息。太阳逐渐西下,太阳啊太阳,如果你能听到我的话,请代我告诉她,我很想她,再过不久,便能见到她。
这次的故事改自《国风·周南·卷耳》,讲述了一位采集卷耳女子与远行在外的丈夫相互思念的故事。故事里关于男子被征调过去耕种土地的部分是我自行添加的,西周当时实行“井田制”,诸侯和士大夫会征调庶民耕种土地,所以我便以此为背景,展开了这个故事。
附《卷耳》原文: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