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小时法则
为什么现代正规的教育系统要把人训练成over qualify这种过度合格的水平?比如,学法律的,刑法、民法、商法等等都是必修要求花大量的时间去学,完了还有英语、高数,甚至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计算机编程。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在那些“无用”的学科上。那么为什么学校不能像技校或培训机构那样把人正好培养成刚好能做好某个工作呢?这不是效率更高吗?
这件困惑了我多年的事,在这次听逻辑思维上王玉泉讲的人工智能上终于明白。
这些过度合格的人,他恰恰可以能很轻松地跨领域去理解世界。我们都说一件事情上花一万小时那就是专家了,而这些人正好在各个领域都积累了九千小时了,对于不同的领域,他恰恰不是从零开始,这时候当心的东西一来,他只需要花最后的一千小时就能在这个领域里面成为高手。
人天生是有差异的
有些人随着成长。假设未来自动驾驶普及,原来每个人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在路上,现在每个人都多出了这两个小时,这个时候有的人会在这两个小时里面打游戏看娱乐节目,而另一些人会利用这两个小时来学习。人的差异性就会被人工智能再次放大。那些更自立更自觉的人会变得更优秀。
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如果我是第一批在某个领域里面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人,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行为模式“教会给”人工智能,在不断的学习(人工智能的学习和人的学习)和不断的改进中逐渐成为这个领域里面人工智能的标准。
现在如果能用应用驱动,和最先进的科技结合来创新,我们也能在很多领域里取得创新。
那些职位是我们不能干的
原则就是:人工智能能干的我们就不能干。重复性的工作,或者一些复杂性相对不够的工作,肯定是不能干的。
哪些事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呢?
1.创造力。
创造力往往是在一定程度积累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体验而产生的产物。而这一点,在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机器不能做到的。
2.连接者。
及其与机器之间的沟通,极其简单,往往还需要人来做翻译。至于让机器来替代人之间的沟通,最起码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可能的。经济学中说“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同样我们每个人每个团队都要找到自己最独特的地方,然后不是自己低头把所有的事都做了,而是拿着自己最独特的那一点去寻找同样独特的他人与之连接。这被罗胖称之为“新木桶理论”——将我最长的那一块板与他们最长的那一块结合起来,原本很小的木桶就变成了一个新的大木桶了。意味着强者不再从属于一个机构了,而是从属N个网络,这个时候意味着是能将人串起来做成一个新网络,他就能做成一件事。如果你是一个有效的协调者,能把这些长板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桶,那就可以去干下一件事情了。以前的连接者在村口只能连成一个小木桶,现在的连接者,连对了,这木桶直接就改变世界了。
3.重要的强人工智能
在一个比较综合的领域,比如说,一个国家或一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不同领域的事情动态地考虑在内,需要有洞察力的人。这样的人称之为有预见力的人,这类人可以带领我们当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对未来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