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一座山
如皋市安定小学校长姜树荣先生,假座南通高新区小学,给全区“名师之路”成员及小学老师送来饕餮盛宴。
在所有的课堂中,我最心仪的是小学课堂,在这里,知识的传授也许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看到鲜活生命生长的状态,那种急于回答问题的跃跃欲试,没有被老师点到名的沮丧,那种对问题看法的天真,这就是教育美好的样子吧。我不知道,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让孩子由童年的活泼到高中的木讷,孩子变得越来越厌学,我极力还原课堂的鲜活状态,但常常力不从心。因此,每一次小学课堂的观摩我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从头欣赏到尾。
叶澜教授说:教育绝不是教知识,你的知识素养、人格素养全部在这里。姜校长的开场白不是直击课文,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包括每一个细微动作。就是这些看似无用的内容,不仅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而且还传授给孩子们与人交往的常识,教育应该是就是这样渗透在一个个看似不相关的细节中。
姜特的课堂是轻松的,这里每个孩子都有权利说话,每个孩子都受到尊重。姜特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问孩子们有哪些话可以删掉?当孩子们把看似无关的话删掉以后,觉得文章的语言面目可憎,因此又把这些话重新添加上去。这个一删一补让孩子们体会一篇文章正是有了这些记叙和描写变得有血有肉,而不仅仅是空洞的议论。让孩子删掉似乎不相关的话是和孩子思维的高度相仿的,而又把这些话添上去是考查语言的作用,让孩子们的思维跳一跳以便顺利摘到桃子。这个独特的设计让这堂课倍放光彩。
过去我总觉得那么短的一篇课文要讲45分钟真是不可思议,充斥其间的必然是读,齐读、自由读、单人读、集体诵读等等,但姜特的这堂课颠覆了我的想法:思维的训练应从娃娃抓起!
下午听了姜特的报告《做专业成长路上的自说自画者》,从“自选一座山、山高人为本、思久方远见、行久方执着”四个层面,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过程。他以“言意共生”作为自己的教学主张,也是他选择的“一座山”,在语文教学中,“得意”又“得言”,“生意”又“生言”。
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尽管至今平平,但也总算一帆风顺,没有乡村小学工作的艰辛,当然也缺少在孤灯下苦读的韧性,自然一无所成。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不甘平庸,从今天起,独坐灯下,苦读教育书籍,并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能在教学之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