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度的考试又来了,带着夏日的火热,带着一天的蓝天白云。
莫非今天是个好日子?不然为什么天蓝的像大海,白云像海上漂浮的白色帆船,很久没见过这么美的蓝天白云了。
既然,考试是逃不过的宿命,不如学会享受考试,找到其中的乐趣。
这话,既是对学生的忠告,也是对老师的劝慰,谁让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呢?荣辱与共。除了亲子关系,还有比这更紧密的关系吗?
考试,有什么乐趣?
乐趣是需要用心去找的。
开考铃声响过,学生开始答题。这一段时间是最清闲的,大家都忙着,只有监考老师是闲的。
人闲着,心不能闲。我开始浮想联翩,上天入地,无边无际。
幸好只有摄像头,没有摄心头,我尽可以“人在教室心在天外”,领导再管也管不了监考老师的心啊。
学生们呢,刚开始答题,还顾不上抬头观察老师,如果此时抬头恐怕会发现老师表情有些奇怪。
就像我在讲台上讲着课,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学生已经神游天外了。
知己知彼,莫过于师生了。
想的差不多了,把思绪的奔马拉回来,歇歇吧。
于是,把目光投向学生们。眼前这不就是一幅生动鲜活的考试群像嘛。
看学生,有的低头在纸上刷刷刷地写着,有的咬着笔头苦思冥想着,有的开始左顾右盼了。
该是去巡场的时候了,我走下讲台,走走停停,密切关注教室里动静。
别小看这走走停停,也是有讲究的,既要关注身边同学,还要扫射到教室的其他角落,随时捕捉异样信息。
刚上班时,我不晓得其中奥妙,以为就是做个样子,结果一圈走下来,被老教师笑话我“像是到处在找东西。”
两个小时的考试,的确熬人。到了后来,孩子们都撑不住了。于是前仆后继地倒在桌上,于是,开始一个个叫醒睡宝宝们。
终于考试结束,这一轮互相折磨宣告结束,于是进入欢快的阅卷时光。
阅卷,哪来的欢乐?
实话说,阅卷很苦的,尤其是语文阅卷,一坐下来四五个小时不动,直到把所有卷子流水阅完。起初那几年,很怕阅卷,每次考试都要褪一层皮。上班第一年碰到晚上阅卷,一直阅到十点,我后来就忍不住打瞌睡了。
不过,苦中也有乐。
刚上班时的那所学校有个不成文规定,但凡阅卷结束就请老师到职工餐厅吃顿牛肉烩面,烩面是真好吃,看在美食的面子上,阅卷的辛苦似乎也可以原谅了。
现在阅卷虽然没有了烩面的诱惑,但是也是有乐趣的。
今天我阅作文,作文是快乐的最大源泉。
这次作文要求是:以“身边的他/她”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刚开始就收获了第一波快乐。一个同事在学生作文里有了新发现,她惊喜地冲我喊话,“学生写你了”!
“你听!”她读:“我们语文老师,柳叶眉,带一副扁平的眼镜,长长的头发快到腰间了,她是一个温柔但很严厉的老师,我们都很喜欢她。”
这马屁拍得可以,继续,“老师平时不笑很严肃,有一次读课文同学把长妈妈读成了zhang妈妈,我们全班同学都笑了,老师也忍不住笑了,她的笑容是欢快的,真的很漂亮!”
“哇!”办公室里老师们一阵惊呼,继而一阵大笑。虽然知道是拍马屁,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作为一个老师,往往把学生看得最重,被学生喜欢,我感觉比给发奖金还开心呢!
接下来就出现了闹笑话的作文,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用一元钱去市场买到一只又肥又大的烧鸡”。阅卷老师批注:生动形象地胡编乱造!好,除了“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又学到了一个金句。
这次作文阅卷发现学生作文真的大有长进了,你看这段描写多么传神: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古板的。在家里,说话几乎是没有色调的,看电视时,我和妈妈在一旁哈哈大笑,他却面无表情,好像在看电视旁边的白墙。就连晚上睡觉都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好像床上躺的不是人,而是一块木头。
平时在办公室没少吐槽学生不学习,教育不起作用,但是从作文里可以看出来,学生们并非油盐不进。
有学生写班主任“仁者无敌”的管理方式,以仁爱来感化学生,这让他震撼。写班主任不管上课下课都在教室角落办公,不管是不是她的课,她一边盯班一边学习,学生为老师的勤学上进而感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力量就是这样,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学生,学生的作文让我看到了希望。
就这样,一边欢笑,一边感动,几个小时的阅卷不知不觉结束了。
这么感觉,考试乐趣也不少呢!
2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