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红专厂,城市创意空间

图文|石海    地点|广州红专厂

欢迎阅读石海文化行走专题:《遠方的詩歌,行走寫意中國

厂房前面有一节车厢,跟火车头一起,组成园区标志性的装置艺术。

游客摆出各种姿势,或沉思,或甜蜜,她们不忌讳旁人目光,热情奔放,用对旧时光的想象,阐释一种审美,将自己文艺成了一幅幅照片,在这个寂静的下午。

员村地铁站出来,经过一个弯弯的胡同,就从摩天高楼的时尚都市,走进了一片红色砖头的建筑海洋。

遇到一群艺术生,男女海拔都很高,打扮时髦,穿行于林荫道上,这里拍拍照,那里构构图。

据说,除了是文艺青年的摄影圣地,园区还是不少艺术生必备的课堂,现场教学,就当是实习了。徜徉在各种现代艺术场馆里,被艺术近距离熏陶着。

这里是广州红专厂,城市创意空间。注意了,是“专”,而非“砖”,不是错别字。

红专厂的前身是罐头厂,作为前苏联与中国经济合作的165个重点项目之一,广州罐头厂建于1956年,又红又专的时代产物,曾经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罐头厂。

所以,园区的房子都是苏联风格的红砖建筑,就有了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名字。

提到文物,我们想到最直观的形象,就是传统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让文化的符号性极其固定。

而因为中国速度,跨越式发展,短短的工业文明对于中国,远没有农耕时代那样烙下深刻的印象。

所为工业时代的遗存,遭遇日新月异的城市化成长,命运里难逃的总是一个“拆”字。

但是红专厂,很幸运,经过改造,温柔的审美生活在冷硬铁上驻留,它有了另一种生命延续。

如果说厂区的功能是生产,那么在2008年,罐头厂易地改造,厂区搬迁之后,其原始功能就已经结束。废弃的生产车间被改造成LOFT的时尚创意空间,将画廊、设计工作室、艺术展览馆、时尚店铺和特色餐厅搬进来。让灵感尽情伸展,用现代艺术赋予旧遗存新生命,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所谓风景,就是邂逅陌生化的场景。喜新厌旧的人们,期望用差异化的环境,给生活一点刺激,获得快感。

老厂房凝聚的是旧时光,属于父辈们的记忆。在珠江畔,用红砖头垒出一个城市关于火红时代的记忆,它是积极的,是力量的,是一代国人迸发激情的烙印。所以,当年轻人走到这个风景里,很自然的就放慢了脚步,摸摸那棵生长了几十年的老树,看看天空中牵过的电线,他们或许有一刻,会与这种精神邂逅,让生活发生化学反应。

改变总是自己的,抱残只能守缺,固步必然自封。只存活在过往的辉煌里,不愿面对现实,是一种掩耳盗铃,只会让生命暮气沉沉,最终走向死亡。

大破方能大立,与时代接轨,以社会为镜,为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许,会在不经意的角落,发现上帝给自己留出的一个新窗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广州的美,往往不在最繁华的闹市区,而是有着浓厚的陈旧气味的地方。在这里,古旧的厂房与新生的创意之间碰撞出文艺的火花...
    魔旅行阅读 1,197评论 0 2
  • 楼主上个月去广州呆了几天,这是广州行系列的第二章,红专厂专题。 先放一张吉祥物镇镇封面: 再来一个科普小知识:红专...
    无言_阅读 851评论 25 10
  • 剪柳轻风双燕子,并蒂清莲,莲下鸳鸯戏。相悦别情多少泪,相思谁解阴阳意。 莫道芳魂何处寄,旧冢新茔,化蝶轮回里。不忍...
    铨斋阅读 855评论 19 34
  • 你可以逃出现实的牢笼 但你永远逃不出心的牢笼 心的牢笼囚禁的 是你内心中 小小的自我 所以 囚禁了自己的本心 就一...
    笑面sr阅读 371评论 2 2
  • ‌千载陶潜诗,不知几人喜? 闲来灯下读,不免沉思起。 感此素朴人,洁高古今稀。 为避恶浊世,躬耕归去兮。 千古复存...
    oyster_yuan阅读 1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