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昨天送四有青年去学校报到、帮他安顿出租屋里的各种杂务。他需要安静的环境读书休息,所以继续为他在学校附近租了单间。为了有限的空间能够合理利用,我们先一起把床的位置做了调整,我又耐心地把从家里带来的干净的床单和薄垫子左一层又一层铺好,把烧开水的壶放好,还专门给他带了泡茶的玻璃壶和他的郎红杯。然后去附近的馆子吃午饭,清扫房间的用具要去附近的超市购置,但是需要先回到出租屋午休一下才能继续活动,先生则赶去西单附近开会。
午休之后,我和孩子一起出发,他去学校办理注册手续,我去找超市购买各种用品。出租屋在六层的阁楼,没有电梯,每次爬楼,我需要休息三次才能爬上去。不过,这点运动量,对于年轻人来说,完全不是事儿。晚上约了北师大的朱教授,想请他支持杨老师和英华他们的教育创新的事。但是他一开口,我立刻觉察到,我的判断存在失误,因为朱教授就是现行教育规则的制定者和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不可能是支持教育革新的力量。自我改革,谈何容易?!
我强打精神,把这次面谈坚持完,尽量不让自己内心的失望流露出去,影响其他人。
不过,四有青年开始他的硕士生读书生涯,是值得高兴和庆祝的大事。
今天早上,身体有余力去慢跑半小时,然后去上班。下午一位搞企业的柴总约了面谈,我们2023年夏天在南开大学开水利年会上认识,她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几次在微信中说,想见面聊聊民营企业目前的困难,今天终于实现。下午见面,她谈得不错,思维清晰、表达能力比较强,言之有物。不过她的衣品一般,穿了一条有破洞的牛仔裤、一件粉色系花卉图案的上衣,小白鞋,短发、但把上半部分扎起来,和她打拼事业的精神以及在细分领域深耕的女强人角色不相干。我当然不会以貌取人或以衣取人,但我已经形成一种对一个人的形象管理评估的习惯。如果是好朋友,我会给她提供一些形象管理的建议。当然,是在她需要的情况下。
母亲前阵子说想来北京小住,见见她的干姐妹。我看近期除了要修改报告的工作,家里还算比较清静,于是向她发出邀请,希望舅妈也能一起来,这样我就不用操心给她做饭的事。可老太太回复我说:她的大干姐,丈夫去世了,舅妈也不愿意一起来,所以,以后再说吧。
我看她意兴阑珊,也就不再坚持。母亲对人际关系带着一种单纯的天真,她时常把她在北京认识的几个同龄姐妹挂在嘴边,好像真的是感情深厚的亲姐妹了。但真看到她的失落,还是会有点同情她。
昨天和孩子一起步行去报到的路上,我问他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何?他说,一般般,勉强在及格线以上,接着说:即便如此,您也是您那个家族中社会交往能力最强的一个。
我仔细想想,似乎有理。家里的人,都把我当社牛依仗,可孩子却看到了真相。
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