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乘坐105路公交车,上车的朋友请往后门走。”清秀的女声在耳畔回响已经是三个月以前,也许久未见蓝色的新能源公车。
大学周末最喜欢的活动是晴天时从学校南门走出,在那个破旧的公交车站下面等公车,坐到倒数第二站的中山桥,在白塔山玩上几个小时。再从山上慢慢悠悠下来,靠在中山桥的栏杆上期许的望着西方,看着落日余晖。
从中山桥出来,走上几百米的大道,穿过木塔巷,就可以来到兰州从古至今最繁华的地段西关十字。我喜欢坐在大街的椅子上,看着路过的每一个人。夜幕降临觉的倦了,迈开双腿,从永昌中路一直南下,到永昌南路的小吃街买上烤肉,提上醪糟,顺势再来一盘羊杂,如果没有吃饱可以在小吃街的东边买上蜜枣糕或者白兰瓜作为餐后甜点。
晚上八九点钟的西关十字最为热闹。夜市里面的卖狗商人与买主的争论,衣帽贩子与女人的砍价,男人之间在街道旁边的苍蝇馆子里的无休止的划拳,小孩的哭泣,喊着十元四双的袜商,坐在热栗子摊前的中年女人,地下通道里面刚刚上班的流浪歌者,在同一时间都聚齐在这里。
我走了。还是那一路公车,虽然是最后一班,但没有偶像剧里演的那样,公车里面就只有你和零星的几个人,感觉世界的孤独。相反兰州的最后一班公车里面比白天人都要多,摩肩接踵,鱼珠混杂。打电话卖房子的,失恋求安慰的年轻女人,刚刚下班的服务业人士,大包小包的一家三口,手里面拿着甜胚子奶茶的学生,刚从工地回家的工人,跳完广场舞的大爷大妈,还有拎着皮箱奔走的路人与我。
我戴着耳机隔绝世界,诗歌的灵感涌上心头,它们被我一一记录在手机中。从灵感变为文字来填充属于它应有的位置。
时过三月,公车见不到了,在我的生活中灰飞烟灭,随之而来的诗歌灵感没有了,只能小写几文抒发心中燃之未燃的心火。前几日我还和同事开玩笑的说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再坐一次公车,而我没有说再坐一次105,坐到中山桥,看一眼西方的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