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明白
活了三十多年,还是有很多的不明白。
就像此刻,坐在空调房里瑟瑟发抖,明明是一团和气的同事们,为什么却总将空调开的那么冷?“为了北极熊,也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把空调调高几度可以吗?”为什么每天思忖千万遍的话,在他们面前却无法说出口?
午饭去小店买东西,非常友好心善的老板娘也赞赏我用布袋子,却为什么每天都要为顾客提供大几百的塑料袋,由此预期可能发生的动物吞食死亡悲剧又会有多少?而我为什么又无法说出我的担忧?
小区里很多人养宠物,对宠物非常慈爱忍受不了它一点受伤,却很乐意吃菜市场屠宰来的鸡鸭鱼肉。
……
就是发现,很多在小范围很好的事情,若都放到大系统却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若从大系统的利益来审视小范围的人事物,很多都应当被“革命”甚至是消失,人类乃至整个世间生灵的生存图景会被彻底该换。
而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在孜孜以求自身及亲友的美好生存图景,他们却对大系统看(而)不见,因此其美好追求注定会遭遇种种挫折,甚至将其原本美好的愿望引向不归路。
为什么?
实在不明白。
(二)逃得掉自己的心吗?
从十多岁时,我有隐约地注意到这些现象,并因此越来越排斥一些主流选择。但是我却没有勇气选择或开创不同的路,而是耗在那里,长期对立着。“这样做不对,我想那样……”
而那样的理想,却仅仅存在于头脑而非四肢。不断不断地描绘“那样的理想”,以制造我在为理想辛苦劳作的假象。本质上是逃避。逃避现实,因为不认同;逃避理想,所以未行动。
不对,不对,不对……
不要,不要,不要……
可是再怎么逃,能逃得掉自己的心吗?
把自己的心弄得压抑,无力,疏离,荒僻,甚至异化,无以复加。最后不得不承认:这条路也是大错。
那要怎么办?进是错,退是错,还有得选吗?
(三)得到认同,希望参与共鸣
直到近两年浅学传统文化,才发现我的观念终于被肯定被认同。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些问题是有解决路径的(不一定有办法,但一定有路径)。
古代仁人志士们千百年来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抉择,而他们尽管具体的理念和策略不同,但本质上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一条由良心奋作直面惨淡现实之路。孔子说“仁者无惧”,老子说“阴阳相成”,六祖说”直心是净土,直心是道场“……
正因为无数人在他们的教诲下的死死守住心地,才让华夏民族不断跨过历史兴衰周期而始终屹立不倒。
恰如孟子所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无论身边人是怎样看待,怎样评判,自己毫不动摇,坚定地抉择理想信念;
无论这理想的现实土壤多么贫瘠甚至推翻当前现实,自己都不曲就不妥协,而是努力耕耘创造更多的现实条件;
无论自己力行的过程多么困难,多么受阻,都不气馁,而是聚焦眼下细微行动滴水穿石;
(四)往否?
理想样态的理想,不是理想的真正面貌。理想的理想,是被实现的现实。拷问自己,力否?行否?往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