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作者是刘震云,这本书道尽了人生面对的一大课题:孤独。作者认为孤独不仅存在精神匮乏空虚的知识分子当中,也存在为贫苦所累的底层人士当中,这孤独深入骨髓,慢慢融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很多人都不愿意孤独,“为了摆脱这孤独和累,书中的人努力制造这声响和热闹”
史铁生认为,
人生来有三个困境,而孤独是其中之一。人生来是自己,也注定只能是自己,我们注定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
这本书围绕为可以找到一个说得着的人 毕生寻找,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承受孤独、承受苦痛。
书中有句话直戳人心:“经心活了一辈子,活出个朋友吗?”
在这本书中,孔子那句广为流
传的“有朋自远方来”也有了不同的理解。
有人评价这本书比《人生海海》更绝望,绝望中又透不出一丝希望。
对于绝望,我个人认为,心死了才是。哀莫大于心死
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没有绝望,不是因为杨百顺的生活不贫困潦倒,也不是因为他的境遇不曲折婉转,而是因为每次绝处都有逢生的机会,至于人情冷漠倒是人生常态,别人不帮是本分,帮忙是情分。
谈到创作背景,也别有深意:刘震云的外祖母生前给他讲了个故事,“她有一个叔叔,一辈子没娶上老婆,跟家里的一头牛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这头牛死了,叔叔三天没有说话。第四天凌晨,他离家出走了。家人把四乡八镇都找了,所有井也打捞了,就是不见叔叔的身影。”这个故事让刘震云很震惊,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普通的养牛人狠心离开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可能因为一头牛的死掉,自己熟悉的地方已经变得陌生,所以只能去更陌生的地方去寻找一种新生活。
读完这本书,遇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就会愈发觉得这本书真实。
千帆过尽,所有说的着和说不着的话都化为一缕炊烟,飘向那条未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