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恐惧过的人,不会抱有任何希望。——库柏
1、
夜晚10点半,朋友从C城过来找我。
与很多夜晚迷茫在街头的年轻人相似,她一脸倦容,头发凌乱。背一个双肩包,手上是提着一袋C城的特产。
给了她一个拥抱。
她被琐碎的现实生活折腾得够呛。
好不容易通过廉价的实习期,在工作单位留下来。母亲病情也有所好转,虽然行动迟缓,表达逻辑混乱,但大部分时刻头脑清醒。
可每次回到家里都萦绕一股怨气。
村里的人指指点点,把母亲的老年痴呆看作怪病坏事。亲戚们也说生病太亏,不能工作,还需要女儿照顾。她的奶奶满面愁容。
亲戚们纷纷诉说自己为家付出了很多,经营家庭有多不容易。
她告诉家里,不要悲观,事情正在解决。然而亲戚们说,都是因为担心才这样啊。
朋友强大的乐观在一众的悲观里,孤独微弱,日渐迷失。
她也开始担忧,开始因别人的担忧而担忧。
一个人租住在市区,勤勤恳恳工作。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放在回家的路途和照看母亲与弟弟的过程中。
工作不温不火,原来回家的温情变成“任务感”。尽管现实条件改善了,但精神压力愈加大。她原先感受到的“变好”,却是别人眼中的“不幸”。
她不知道当初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回家是不是对的?她羡慕着我,可以留在大城市,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
朋友很恐惧,害怕生活一直糟糕下去,害怕自己就这么沦陷在充满怨气的现实中。她急需一个出口,可找不到,也不知道下一步往哪里走?
2、
有人说过:人的成长动力有两种。一种是欲望,一种是恐惧。前者领着你往前跑,后者追着你往前跑。
欲望是什么呢?就是你发自心底想要的东西。
而恐惧,是你明确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抗拒的东西。
罗胖说,很少人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什么都想要。
大部分人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然后被这股“不想”和“不能够”的恐惧追着往前跑。
此前李安的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热映。电影在北美电影票房排行和口碑一般,遭到不少影评人的奚落。
国内观影者的议论大体有两派,一是说电影故事情节稀疏平常,只是用了新技术的噱头;二是说电影使用了3D、4K、120帧这样的清晰度,是人类视觉技术的挑战,这个技术配上真实的战争场景,给了观影者全新的体验和思考。
总之,这部电影备受争议。一向平和低调的李安也被推到议论的风口浪尖。
他接受了一个自媒体的采访,说驱动他采用新技术的原因不是他想跑得多快,想到达什么地方,而是一种恐惧,一种害怕熟悉现有24 帧电影的舒适感,一种遵循现有技术,看不到未来电影长什么样子的恐惧感。
越恐惧,越想尝试,越害怕,越要解决。
对现有安全感拥有强烈危机意识的李安,开始了艰难地技术探索和拍摄过程。这不同于用3D技术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样4K、120帧的清晰度是前无古人的探索。
没有经验,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
电影最终出来了,战争,信念,孤独这样情怀性的价值观被淹没在新技术的热议里。
因为技术过新,很少影院的设备能全面呈现这部电影,票房似乎也受到影响。
刚在电影拍摄和技术探索的道路上爬过来的李安,不得不接受影迷和影评者的评头品足。
李安说,第一次看到 120 帧成片的晚上,他没有办法平息,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看到。没办法睡觉……心情很复杂,很谦卑,又有一种自豪。
未来的电影道路上,或许还有其他的120 帧影片。而李安是制作这样电影的第一人。
依靠那种纯粹的恐惧,他在电影未来的道路上往前迈了一步。害怕看不到未来电影像什么样子的李安,做了一次“未来的电影”。
这是否说明,知道自己恐惧什么,不要什么,并且做到拒绝这份“不要”,也是一种成功呢?
3.
很爱看美剧,一度以为是偏爱这种华丽搞笑都市生活。
想深一层,发现不是。
不论《Broken Girls》还是《Fresh Off The Boat 》抑或《Ugly Betty》。不论是在餐馆打工的女孩,还是开着中国餐馆的华裔家庭,抑或在职场上挣扎的墨西哥移民女孩,每一种美国都市生活里,都夹杂着不同阶层的恐惧感,都有着各自生活的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但丝毫不影响都市轻松搞笑喜剧的名头。
害怕开蛋糕店的计划一再搁浅,就去贷款,去找门面,去推销。
害怕年轻人万圣节去餐馆捣乱,就拿着武器蹲守在餐馆门口。
害怕作为移民,难以在美国好好生活,就做好份内工作,与小团体利益纠纷做斗争,在职场上扎稳脚跟。
尽管手段偶显卑劣,但每一种方式都落到实处,每一种准备都实实在在。
不论小城,大城,不论20,30,不论哪个民族,每个个体的生活总免不了糟糕、失望和混乱。
然而,所有混乱的局面,都有出口——对现实生活继续糟糕下去的恐惧,会让你尝试逃离和摆脱。
文章开头的朋友,她说见到我那刻,最想做的就是大倒苦水,好好倾诉。
她说了很久,我只言片语承接她的话。
最后她说服自己接受生活丢给她的包裹。
“烦人的生活要来锻炼我,那就想好对策应对。每次回家,多点温情,更用心做一顿早餐,陪母亲和弟弟看电视,而不是做家务,如完成任务般催促他们洗澡睡觉。这样,或许会多一点欢笑吧。”
“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就不改变。但坚决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工作不温不火,那就好好努力。总能在某一天开出花来。”
朋友说完这些,去买了一堆手信。说是要买回家,装点一下,多点气氛。
她说,是她选择留在母亲身边的。尽管暂时做不到想要的,至少知道自己不要让现实情况继续坏下去。
用力把选择落实好,这样才显得自己的生活没那么糟糕。
总趋于妥协,总觉得现实如此,渐渐“理性”,很容易消沉。还是抓住那一点恐惧感,催促自己往前走走。
或许,走多一会就能通过阴暗潮湿的隧道,看到路口的日出了。
4.
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写过自己偷书看,和写文章的感受。
他说在写文章动机这块他也解释不清。只能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到,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
王小波说: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人们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一路向前,往往是因为“恐惧”,恐惧才是迫使你解决问题,改变现状的力量。
13,4岁时,我还在镇上读初中。老师们教育我们好好读书,往往是利用我们恐惧的力量,他们说:读书是逃离山区,改变贫困的唯一出路,你们没得选。
老师们的“恐吓”在我心里萌芽。
那时父母在外打工,我很想念,却没有离开家乡的能力。有时一个人爬到山顶,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就想,一定要快点长大,快点有能力买车票,去看爸爸妈妈。
看到身旁一些同学开始打扮,开始用手机,开始讨论校门口青春读物的故事,开始不停地追连续剧,我很羡慕。
但如老师所说:不要用青春几年的安逸换得后半辈子的辛劳。
看到打扮靓丽,骑着摩托车从身边疾驰而过的同学,忍不住再看看路两旁农田里耕作的身影。
我很没有安全感,仿如父母每次春节后与我道别般恐惧。天哪!未来绝不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一定要给父母更好的生活。绝不能浪费读书的光阴。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我没有选择和退路。只能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时至今日,我没有过上很好的生活,但至少,也没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那份恐惧感追着我不停地往前跑,跑离那条农田耕作的路。
作家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中写道:我从来不屑于做对的事情,在我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一直清楚地知道我不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那些能预知的,经过权衡和算计的世俗生活对我毫无吸引力,我要的不是成功,而是看到生命的奇迹。
如今我愿意相信,促使我们不断往前跑,去努力改变现状的力量是恐惧——我不要现实继续糟糕下去,我无法接受失去什么,我不想要过这样的生活。
恐惧的生活没有落到你头上来,或许已经是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