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1
原文
责李曰:“夙无嫌怨;荒园报岁百金,非少;何忍遂相族灭?此奇惨之仇,无不报者!” 忿然而去。疑其掷砾为殃,而年余无少怪异。
看到这个情景,老头只是对李生说:咱俩平时无冤无仇,我租你荒废的园子,还给你一百金的租金。这些钱也不少啊。
我还请你吃了顿饭,礼节上也没有亏欠你的地方,你怎么就忍心灭我一族人?
这个不是一般的仇,原文写奇惨之仇。这就不是不共戴天的事了。只是现在老头没有能力去报这个仇。
老头说这个仇,我记下了,不会不报的,说完老头就走了。
按说李生做到这一步,就不该让老头走,你杀人家这么多人,人家现在没有能力报仇,有能力了,肯定要想办法,也灭你全家。
前一阵有个新闻,一个当兵的,小时候看到母亲被村里的恶霸村长给逼死了。而村长家没受什么惩罚,一直没人管这事。
一直忍到自己当兵,复员回来,在一个大年三十,把村长一家都给灭口了。这也是社会遗留问题啊。
把老实人逼急了,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所以啊,奉劝那些平时爱欺负人的人,少欺负老实人吧,凡事别做得太过了。
李生这也是吃饱了撑的,把人家一家灭口了。老头说了要报仇,李生就防备着吧,毕竟把人一家都弄死了。人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在他心里,狐狸报仇就是没事扔个石头,真正的成年人哪有这么干的,狐狸也一样,而且真要是这样的人,刚才就跟你拼命了。
李生这边防备了一年多,一点事没有。慢慢的,他从心里也就慢慢淡忘了这件事。
2
原文
时顺治初年,山中群盗窃发,啸聚万余人,官莫能捕。生以家口多,日忧离乱。适村中来一星者,自号:“南山翁”,言人体咎,了若目睹,名大噪。
当时是顺治初年,刚改朝换代,天下还很不稳定,时不时就有造反的。
李生家边上有座山,山里就有一伙强盗,大概有上万人,当地官府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这么多强盗,除了抢国家的东西,时不时也抢一些当地的有钱人。李生家里挺富裕,他很担心哪天让强盗抢了。
就在这时候,村里来了个算命的人,他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南山翁”。
算命人算得准,算谁干过什么事,就像亲眼看见了一样,这个就很神奇了,放现在就是大仙。
一来二去,南山翁在当地就很出名,谁都晓得当地来了个活神仙。
3
原文
李召至家,求推甲子。翁愕然起敬,曰:“此真主也!”李闻大骇,以为妄。翁正容固言之。
李生家里有钱,本地来了这种知名人物,李生也想知道自己将来会怎么样,就让人把算命的“南山翁”请到家里来,求他算一算自己的将来。
现在,想算命的人也很多,无奈算得准的不常见。越是有钱人,越迷信这个,越喜欢算命,算自己将来怎么样。可能穷人光顾着活命,顾不上这个吧。
南山翁到了李生家,一看见李生,还没等李生说话,南山翁就说:你是皇帝啊。
李生听南山翁这么叫自己,很害怕,觉得这是个疯子。
过去皇帝也迷信,真要是传得神了,让皇帝知道哪里还有个皇帝,那肯定是要杀头的。这个威胁到生命的话是不能乱说的。
南山翁很严肃的又说了一遍,很正颜厉色的,肯定李生就是真主。
4
原文
李疑信半焉,乃曰:“岂有白手受命而帝者乎?”翁谓:“不然。自古帝王,类多起于匹夫, 谁是生而天子者?”生惑之,前席而请。
都说三人成虎,李生就听南山翁一个人这么说了几遍,就相信了一半。从这就知道李生这人多缺心眼儿。
李生还是有些不信,说出了自己的理论,说:哪有老百姓做皇帝的道理。
李生的话不无道理,大部分开国皇帝都是有势力的,像刘邦,朱元璋这样的毕竟是少数。也许就因为这样的少,所以才这么出名。
从李生的这个缺心眼儿的劲头来看,李生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南山翁听了他的话,回答说:这可不一定,自古皇帝,很多都是老百姓。谁生下来就是皇帝的。
按说从古至今,除了开国皇帝,大部分皇帝都是提前内定好的。
李生听了南山翁的解释,有些不理解,赶紧准备酒席,一边吃,一边请教怎么当皇帝的事。
这个骗术从古至今,就一直没停过。可就这种胡说八道的伎俩,放在现在这种信息这么发达的年代,仍然还有人上当。
前两年有个新闻,有人说自己是清朝皇帝的后代,手里拿着些假道具,圣旨玉玺什么的,也骗了不少钱。
其实我特想知道上当的这些人,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5
原文
翁毅然以“卧龙”自任。 请先备甲胄数千具、弓弩数千事。李虑人莫之归。翁曰:“臣请为大王连诸山,深相结。使哗言者谓大王真天子,山中士卒,宜必响应。”
南山翁自己就进入自己的角色,原文说以“卧龙自任”,把自己比成了诸葛亮,帮着李生出谋划策。
南山翁让李生先准备点盔甲武器。李生担心自己当皇上,没人跟着自己干,这还算没傻到家,知道自己当皇上,也得有人保着,不然光杆皇帝也没意思。
南山翁说:您别担心这个问题,我来帮你解决,我去周边的山里,那些强盗土匪窝里去说,这边出了个皇帝,他们就都来跟着您干了。
李生听南山翁这些话,自己热血沸腾了,马上就同意了他的想法。这就是被利益冲昏了智商。
现在的传销的这些人,心想着马上大钱就到手了,就忘了眼前,连自己的领导都跟着吃清水煮白菜。
讲课的人说自己挣了多少多少钱,你倒是让他拿出证据来啊,挣了多少亿,银行的流水呢?总不能几亿都是现金放在家里吧。
6
原文
李喜,遣翁行。发藏镪,造甲胄。翁数日始还,曰:“借大王威福,加臣 三寸舌,诸山莫不愿执鞭靮,从戏下浃旬之间,果归命者数千人。
李生听到南山翁说的话,高兴了,让南山翁马上去找跟着他起义的人。这边自己把积攒的藏钱也都拿出来,打造盔甲。
南山翁去了几天,回来了,说:大王大喜啊,我到山里跟他们一说,他们都同意跟着您干,一下就有了几千军队。
这队伍拉得真快,一下就一个旅。南山翁也是能人。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反正一下就多了这么多人。
7
原文
于是拜翁为军师;建大纛,设彩帜若林;据山立栅,声势震动。邑今率兵来讨,翁指挥群寇,大破之。
于是,李生拜南山翁为军师。有了自己的队伍,这算系统化了,也置办点该用的办公用品,弄点旗帜。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
就这样,他们也占据了一座山,这下闹得有点大了,被当地政府知道了。
自己地方出了反叛军,肯定要派军队来攻打。可一个小县城能有多少正规部队,虽然来攻打,还是让南山翁指挥的这几千人,给打跑了。
也不知道当地的县太爷怎么想的,一个县就几百人,就敢来打几千人。也许以为都是混饭吃的,凭着官方的标志,就能把贼都吓跑。
—We Are Original—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