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人物随笔集人文情怀与历史价值兼具,是由知名出版人、三联书店前总编李昕所撰写。追忆了他从业40年期间与众多文化群贤合作的故事:
周有光、钱学森、钱钟书、杨绛、杨振宁、马识途、韦君宜、吴敬琏、王鼎钧、傅高义、王蒙、屠岸、蓝真、李敖……
随笔集让读者领略到: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在100岁之后的生命奇景:质朴的内心、清醒的头脑和良知未泯。
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钱学森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人文学者和思想家。当年他提出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理念,对于创立思维科学和系统科学,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李昕一直秉持着写人物传记应该为人格而立,不为所谓的“成功”而立的观点。他说,这是受益于老作家王鼎钧在一次作家聚会上勉励青年传记作家的一句话:“做值得写的人,写值得做的人。”
他一直以此自勉。不仅在他做编辑取稿传记和回忆录时,更是在他现在撰写人物随笔之际。
如此,读者才能在这本书中,汲取30多位顶尖文化人的人格魅力、价值理念和个性光辉。
李昕说,在中国出版家中,他最钦佩的是刘振强。
他是三民书局的创办人之一。曾自耗巨资、人力、时间编撰了一套百科全书型的中文《大辞典》,以及主持实施了“汉字字库”工程,中国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刘振强的身体力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刘振强在与作家约稿时的豪爽,抑或是对待员工们充满人情味的关怀,都体现着他的立身之本——“有为”和“善良”。
韦君宜是李昕职业生涯的引路人。“韦老太”在工作中雷厉风行,有胆有识,令人敬畏。但,有时也非常谨小慎微。
这种充满矛盾性的工作方式,直到李昕看到韦老太撰写的《思痛录》及其它作品,他才真正了解到韦老太良知未泯的真诚和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所有的误解旋即释然。
与此同时,做书的不易,出版人需要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双赢的思维模式也都在书中有所呈现。
当然,李昕并不刻意描写,而是在叙事中缓缓阐述。比如,三联在出版文艺理论家、红学家刘再复的著作中的转承启合。
在书中,李昕也毫不掩饰地述说了自己在与这些文化大家合作时的遗憾或者歉疚,写得真诚,让人动容。
以及,他在与作者合作中如何求同存异;如何向作者指出问题,但同时也会提供上中下三种解决方案的工作方式,也充分体现了李昕作为出版人的专业性和超强的沟通力。
书里写人、记事。人与事之间又彰显着文化人的人格和风骨,时代画像跃然纸上,时代精神流淌在字里行间。
翻书忆往正思君,一个出版人和一个文化时代,就这样在李昕温情的笔触下徐徐展开,历久弥新。在新的时代,出版人与作家之间新的故事也会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