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母亲的花——萱草

诗经·卫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意思是:何处有萱草?在北堂前。

古代北堂一般是主妇的居所,

萱草种在北堂前,

与母亲便有了关联。

古人便用萱草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唐代诗人孟郊的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就是萱草。

寸草心就是母亲的心。

另一首诗里也讲到萱草: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游子出门远行前,

在母亲堂前种下萱草,

希望萱草开花,

以慰藉母亲的思子之情。

萱草在历史长河中,

在传递母爱的道路上,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经典没有遗忘它,

我们在传承经典的路上,

在母亲节这个节日里,

也应该让大家都知道:

她与母亲的渊源,

她就是我们中国的母亲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