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本的世界中寻找教育真谛
《野兽国》是莫里斯·桑达克的作品,曾获得凯迪克金奖,也曾在白宫被奥巴马读给孩子们听,被誉为图画书的金字塔,又称为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我和孩子都震惊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野兽,右手托腮,双眼紧闭,坐在地上,锋利的爪子和巨大的双脚特别引人注目。它的周围环绕着大树、河流还有一条船,这些在它的对比下显得非常矮小。画面背景是幽暗的蓝色,梦幻一般。这也正昭示着它谜一样的神秘,吸引着我去打开封面。
这是一本关于亲子冲突主题的绘本,讲了小男孩迈克斯在家里胡闹,被妈妈惩罚后,去了野兽国。他用妈妈的方法驯服了野兽并当了国王,在他和野兽们尽情胡闹之后,感到了无尽的孤单。这个时候,他闻到了妈妈做的饭的味道,于是他放弃了国王回到了家里,回到了离开的那天晚上,这个时候,在他的房间里,有晚饭等着他,还是热的。
短短的20几页绘本,讲了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故事,却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者看似讲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实际上用幻想的手法,展示给成人孩子在挨训后的思维活动,启发读者深思家庭教育。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打着教育的旗号训斥孩子是太平常不过的事情,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很少思考我们真的为什么发飙?孩子为什么要胡闹?孩子挨训后心里想什么?如果我们是他,我们会怎么样?这些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每一个成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但是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忘却了我们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忘却了自己特别喜欢的那个小时候的自己。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仅能看到今天被熊孩子折磨的痛不欲生的我们,也能够看到那个曾经被大人折磨的愤怒疯狂的自己。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从本书中,我把家长在亲子冲突中的做法总结为三步:一说二骂三惩罚。
大家回忆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熊孩子胡闹惹怒了我们,一般的程序是这样:
一说:一般使用命令的语言,“停!不能干什么……”试图阻止孩子的行为。
二骂:训斥孩子,“野兽、坏小孩、烦人……”一着急口不择言。
三惩罚:“不许吃饭、不给你买什么什么、睡觉……”失败后立即情绪失控,叭叭,打两下也是常有之事。
那么上面方法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最后要么暂时休战、要么不欢而散。
那么,面对亲子冲突,父母怎么办呢?这本书也给了我们一些思考:
1.“胡闹”真的是“胡闹”吗
绘本一开始就讲了迈克斯穿上了野狼装开始胡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眼神都变成了野兽状。
大家有没有觉的麦克斯的眼神很熟悉?
是的,每一个发怒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眼神。
其实,孩子不是因为穿上了狼外套而开始胡闹,是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住着一个野兽,这个野兽就是孩子的天性或者叫本能。顽皮、好动、精力充沛、敢于冒险和尝试永远都是孩子的天性,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也是这样。
我们强调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可是在实际中,又有几个人还记得。假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果孩子“胡闹”不影响我们,我们或许不会发飙,或许可以理解这种“胡闹”。
我儿子喜欢玩乐高这种建构性玩具,经常玩着玩着不过瘾就喜欢把家里的沙发垫搬来搬去组建他的房子、商店、飞机、高铁……,想想这些我心里就凌乱了,也因此常常发飙。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发飙的原因并不在于孩子“胡闹”本身,而在于他的“胡闹”触碰了我们不能忍受的某一个点。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孩子本能的生长。
其实,孩子的本能或者天性何尝不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像不曾污染的泉水,清澈见底。这一汪清泉可以充盈着孩子收获快乐,也可以洞见我们日渐迷失的心灵,我们从这里可以探寻快乐的本质,也可以明白人生应该坚守和追求的是什么?
有父母会问:“如果一味让孩子释放天性会不会管不住,真的变成野兽了。”
我想说你可以有这样担心,但是绝不能这样多虑。
孩子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在开始学习成为社会人。孩子在释放天性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环境、同伴、成人、老师等的影响,父母要做的是适当引导,而不是一开始就禁止。大家知道,顺势而为比当头一棒效果好很多。
天性得不到释放就像能量聚集在体内,迟早会爆发。
很多妈妈都会抱怨孩子小的时候很听话,怎么长着长着就啥也不听了,完全变了。为什么会这样?和早期压抑天性有很大关系。
试着平静下来,慢慢放下焦虑,换一种旁观者的眼光看孩子,其实熊孩子的胡闹也没那么可怕。有时候,在看孩子胡闹的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原来快乐如此简单。与金钱、地位、名利没有必然关系,说到底是个心的问题,只有心感受到了才真正快乐了。
2.父母语言要得体
发怒中的父母很难管住嘴巴,我曾经有过一次书中的经历。我呵斥儿子:“野兽”,儿子一边作野兽鬼脸,一边怒吼:“我要吃掉你!”然后,我们两个人情绪到了疯狂的边缘。
在小的孩子都能从父母说话中的语调、表情以及前后事情判断话语的褒贬。往往是父母情绪失控后的一个词语一句话激化了矛盾,让孩子情绪到了失控的边缘,所谓火上浇油就是如此。而且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会在下一件事情上应用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方法。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这种负面的东西传染给孩子。
我们可能一生气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过后自己都忘了,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产生了持久挥之不去的阴影。细心的妈妈们会发现,白天如果训斥孩子,或者某一个事情让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反应,晚上孩子在梦中会表现出来。
妈妈絮絮叨叨的碎碎念也许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可以在孩子身上有时候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没有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在自己旁边成天叨叨。
因此,胡闹这件事并非胡闹,只是孩子在释放自然天性。如果真的情绪失控了,先冲个凉水让自己冷静下来恢复理性,不要扯进来太多旁枝杂叶,不要一味引申升华,就问题而解决问题,胡闹也并不可怕。
记住:如果吼能解决问题,驴都统治了世界。
3.惩罚的基本要求
关于惩罚这件事,从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提倡者认为必须用惩罚纠正孩子的问题,反对者认为惩罚只能增加孩子内心的怨恨和愧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绘本中迈克斯的妈妈惩罚他不要吃东西,去睡觉。这种惩罚太平常不过了。
我个人关于惩罚的观点是:父母在教育中可以适当用一些惩罚,但是一定要把握原则,坚决不能用体罚。
基本原则如下:
(1)查明原因。孩子做错事大人想要惩罚前一定要查明孩子做错事的原因。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和我们完全不同。
有一次,我看到儿子在不断地把乐高摔在地上。我当时特别火,一下想到破坏,想到不珍惜玩具,想立马劈头一顿骂。冷静下来后问清楚原因,他是想让乐高飞起来。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冲动,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告诉他什么能飞。
(2)公平。惩罚孩子一定要本着公平的原则,不能受个人情绪或者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多父母爱面子,顾忌别人的看法,经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惩罚,脱离事情本身,往往事与愿违。
(3)不当众惩罚。很多父母喜欢当众惩罚孩子以显示自己的威严或者让孩子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再小的孩子也有。试想如果别人当众训斥你,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4)不在早晚惩罚。惩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尽量避免早晚。早上惩罚影响一天的心情,晚上惩罚孩子会做恶梦。
(5)就事论事,主要任务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针对孩子本人。就是说惩罚一定要结合错事,就事论事,不能人身攻击,最后到你这个人怎么怎么样。
4.情绪疏导和自我教育
绘本中的迈克斯通过幻想达到了天性释放和情绪疏导,故事的结尾,他在野兽国尽情体验了胡闹,体验了像妈妈训斥自己一样训斥野兽后,他感到了孤单,最后回到了妈妈身边。妈妈也想明白了,给了他一晚热腾腾的饭。
这个结尾非常温暖,战争烟消云散,和平宁静美好。亲子冲突的双方都需要情绪疏导,都需要想明白。
绘本通过迈克斯自我教育达到了情绪疏导。这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生活中,家长发现孩子有情绪问题要及时疏导,情绪的问题说到底是心的问题,心畅通了一切都好说。
说到自我教育,在亲子冲突中也可以选择适当沉默,让孩子自己想明白,这一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野兽国》确实不愧为绘本的金字塔,确实是一本永远也讲不完的书。
原创不易,喜欢请点赞,欢迎转载,转载前请联系作者,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