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草木,是老先生教他的学生们学诗时说的。讲这一课的时候肯定是个春天,所以老先生讲着讲着就走神儿了。其实老先生一开始是很严肃的,他清了清嗓子说:“小子们,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学诗呢?”说这句话时老先生的语气有点沉痛,因为在那个时候,不懂诗你就玩不了政治,难道忘了吗?襄公十年,齐国的高原到晋国做客,由于不懂诗,惹得东道主大光其火,当场捊胳膊挽袖子号召在场所有的人都要揍他,把高原吓得屁滚尿流地跑回家去,后边那些人还拿刀拿枪地要杀到他的老窝。这简直是场不小的政治事件,丢人啊。小子们,你们,早晚都要驰骋在国际大舞台上,肩负着历史重任,不好好学诗怎么能行呢?
诗真是不错的东西啊,它可以兴观群怨。老先生旁引博征,讲得滔滔不绝,这时,他发现曾点瞪着眼睛,老对着窗外发呆。老先生知道他又想叫上几个梳朝天辫儿的,几个戴帽子的,穿上新衣服去游春了。老先生对他这想法曾经表示过赞同,所以他也走神了:上次在树林子里上课的时候,叫得嘀哩嘟噜的那种鸟叫什么名字来着,山坡上跟河边,同样开黄花的那两种花又是什么呢?……这么一走神,老先生就把心里想的话说出来了: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看看,看看,这前后两句,是不是有点儿前言不搭后语,说着说着忠君事父,怎么突然转到撩猫逗狗上来了,都是这春天闹的,老让人心里像长了草似的,哎,这草叫什么名儿来着?
这么想着,孔夫子他老人家,是不是挺可爱的呢?他说:达活泉的牡丹开了,还不快去看看——
附:
《论语》先进第十一: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阳货第九: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