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规的文章,一定用一段让人看完激动不已,足够让一个人的脑子调动手指忍不住的向下滑动。但我却用了一张图片。因为这个男人,我根本无法用我晦涩难堪的语言去描述他。
我认真查阅了自己从识字到现在所有的词汇。只找出两个:自由、贫穷。我承认我已经有些语无伦次。
-你为什么来《跨界歌王》?
-我需要赚钱,对吗?
-你为什么选《清白之年》这首歌?
-这是我经纪人选的。我经纪人想推广它。
-你这次又为什么来《跨界歌王》?
-我最近确实手头有点紧。
以及在《乐队的夏天》最后一期,他说完了自己欣赏的乐队,表示自己“到点儿了,要回去睡觉了”。
单纯且执拗,这就是朴树。
曾几何时,我也曾和爸妈讲:“其实我感觉,我更适合去学艺术”。直到近些年回家时,和父亲喝起酒,父亲说:“如果当时你去学艺术,或许能去浙传吧”!
我们有为自己选择过什么嘛?像朴树一样,开心就笑,悲伤就哭,在高速上看见将落的夕阳就独自驻足观赏。
那些说朴树一如少年的人,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羡慕。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而他一直在。没有跟随岁月随波逐流的代价是痛苦的,后来他慢慢妥协了,留着心底的善良和原则。
他会开巡回演唱会,甚至不惜想签公司“卖身”,只因为他想救病危的老友兼吉他手程鑫。
他会除夕综艺活动,却也在北京的冬天去后海的街头,为早起的摊贩们唱一首。
他说:真实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我付得起。如今他终于坦然的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
我也希望历经沧桑后,我们可以像朴树一样,过自己想过的人生,随意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