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哪有什么坚持,都是自己喜欢而已。
遇上厦门最冷的一天,穿过平日里熙熙攘攘的公园,细雨打单衣,路灯照孤影,心底突然就有了木心笔下那种款款独行的感觉。每一个孤独行走的人啊,倘若心底没有怀揣哪怕一丝的希望与温暖,这一路怎么走得下去呢?
总有人问起,我也在问我自己,到底什么是读书会,我们所为之投入的读书会意义又何在?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每个人赶路赶得久了累了,都想着,这一路上能有几个搭上话的人,该多好啊。
遇见人并不难,难的是遇见聊得来的人。这个时候,书就像一个接头暗号,暗号对上了,就可以找个角落,坐下来歇歇脚。聊开心了,自然就容易忘了赶路的疲惫与孤寂。之后刚好同路的话,我们可以结伴多走一会儿,即便各自奔忙,挥手告别之后,我们也好意思说一句:后会有期。
至于意义,人活着最没意义的事,或许就是追寻意义。最近看了詹宏志与梁文道谈《读书与旅行》的一段对话,里头詹宏志说到从前旅行,都是很危险很辛苦的,譬如从北京到杭州,只知道一路向南,但有没有好走的路不知道,会经过什么山什么河不知道,会不会遇上劫道的不知道,会不会就在某个黑店里送了小命不知道,总之就是要把自己,置于一个又一个完全陌生的境地里,不断去思考解决选择行动,真到了杭州,第一件事大概也不是去看西湖美景,而是庆祝自己活着到了终点。所以,travel在拉丁文里的原意是折磨。而如今,坐着飞机直达目的地,住在格局都一样的酒店里,醒来坐个车到个景点拍个照,这种旅行叫做“tour”,原意是“圆圈”,这样的旅游,看似画了个圈,内心其实没有改变,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那段对话,于我的感触,一是过程其实比结果更重要,意义当然是终点,但兴许,路上遇见太多聊得来的人了,不妨先开心地聊着,好好享受这路上的一切,至于能不能走到终点,实现何种意义,我暂时没有多想;(人生最大的可能的就是:你设想的终点,当你走到的时候,它已经变了,然后拍大腿问自己,到底来这儿干嘛啊);二是人总是要离开自己舒服的地方,才能去发现并实现另一个自己、另一种人生。所以,不妨换条路走走看,换个活法,即便最后证明就是一场折腾、一种折磨,但比起坐吃等死,也是从平直的光阴那里,多赚到了一段起伏的人生。
于是,我冒着冬夜寒雨,愿意走这一段小径分叉的路,就是想和这些人吃个饭,喝个酒,然后看看彼此怎么折腾自己,然后草草记下你们所说的改变。
《DK:家庭园艺百科》
这两年来这哥们推荐过《黑天鹅》,也推荐过《耶路撒冷三千年》,书房里那一堆关于英国陆军史、海军史的大部头应该也是他带的,但他的2016年读过最想推荐的,是园艺百科,理由倒也充分:年纪大了,发现家里头的事情其实最重要。并不是去远方的,才叫路,往回走的路上,也会有来时没留意的风景,以及路上落下的好东西,比如岛外那几百亩的农庄。
《二手时间》《巨婴国》《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随手做的一件事情,对别人来说有多重要;你也不知道,读一本这样的书,对一个搞体育的金融人士来说有多特别。ps:招行给了你一个胖胖的身躯,你却用它来思考未来与世界,于是就跳槽了么?
《爱是最好的良方》
《午夜之子》《爱与黑暗的城市》《我的应许之地》
人是越活越哲学的。即便受限于自己的智慧,有太多求解不得的困惑,但至少可以先寄予一些深深的悲悯。
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呢?人生手上的牌是“上帝”随机给的,由不得自己,连同怎么打,也都得看规则看对手。这么说来,好像只剩死亡是唯一的自由了,人可随时随地选择把牌一扔,老子不玩总可以了吧。
《当我遇见一个人》《中国的历史》(十卷本,讲谈社)《无声告白》
先讲个故事哈,以前有个人性子很急,对孩子也是如此,有一次孩子没好好吃饭,一生气就直接连饭带碗扔到了垃圾桶里。过段时间,心里觉得愧疚,想跟孩子道个歉,“对不起,妈妈当时不知道你肠胃不好,不该逼你把饭吃完”,孩子却说,不记得有这个事了;若干年后,和孩子聊天,问孩子“你觉得以前妈妈做得哪件事,让你最伤心”,“就是有一次你把我的饭,连碗一起扔垃圾桶,不过没关系,你当时也不懂”。
这是我这一夜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故事。亲子关系的秘诀,其实就在于从改变自身做起。觉察带来选择,选择带来改变,为人父母,最怕的就是无知无觉,任由自己的本能以及自己潜藏的欲望,凌驾于孩子之上。
《遇见最好的自己》
刚提到的那篇詹宏志的对话,标题说的是,书不在于读的多,而在于读得好。能让自己有所触动、有所改变的,往往已经不是书的内容了。这也是阅读之于生活的意义,借着别人写的文字,观照自己的内心,于自我反思、自我觉察之中,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开始重新接受自己,不为别人而活,然后身体力行,去实现自己一点点的发愿。
《有味》
子曰: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也,谓之无真性情。人还是要有点爱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