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最低谷迷茫的时期,遇到了这本书,犹如黑暗中投进的一束光,让我这个带着满肚子疑问,不停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找不到人生奋斗意义的人,懂得:活在当下。过去不是现在,过去的痛苦会加深我们此刻的痛苦,过去的幸福会我们遮挡感受现实的目光,积累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也许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比如压死头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本书就是曾奇峰老师的《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走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身在大学的自己却继续着高考后期的迷茫,流连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似乎冥冥之中就在寻找它,只是看到书名就被吸引——不知道的自己,我们那么多的困惑,不正是因为对自己的不了解吗?人类本身,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终极谜题之一,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我们连自己的不了解,又怎么去探索世界,又怎么知道我们探索的结果是否正确?
可以说,初读这本书,感觉书中的言论如同奇峰突起,语不惊人死不休,而阅读这本书并不是多么美妙的体验,伴随着冲击,伴随着疼痛,但我却愿意忍着痛,直逼最真实的自己,去看它一遍又一般。这本书让我放下了人生意义的追寻,他告诉我,活着本身就是意义所在,而无谓的追问才是没有意义的,在想之前,可以先去做,做与不做,才是一个问题。
“当快乐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你甚至不需要给快乐找理由。因为快乐,所以快乐。”
开始读这本书是挺痛苦的,首先是因为阅读心理书籍,跟生活太接近,我们总会用书中的理论去判断,去评价自己,而做出论断的结果总是会让你难过一阵子,好的不多,坏的不少,可曾奇峰老师又会不断地告诉你,快乐不需要理由,它是一种习惯,希望就是力量,“一个人只要有希望就会拥有一切”。于是,我也抱持着希望的力量,反复阅读,希望自己可以从情绪的灰色地带慢慢走向更光明的一端,而现在,我做到了。其次,读这本书,因为涉及太多专业理论和术语,初次接触心理学的我是不懂的,可我感觉得到,这正是我需要的,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明白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意,才能看到更多我所不知道的自己,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父母爱孩子,这从来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该如何去爱。”
这本书里,有太多我熟悉的事例,却又用心理学的观点进行的另一番解释。书中不断地谈论着我的生活中刻意避开,却又是人生中避无可避的问题,让我懂得,食色性也,人之所欲,无需冠以道德枷锁。他告诉我,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另类的性虐待,却一直被忽视,剥夺儿童获得与性有关的恰当信息的机会,限制其跟异性的交往,最终导致儿童在性知识上的无知、人际交往上的退缩以及性心理发育的迟滞。好比吃东西,胀死是虐待,饿死也是虐待。他让我知道,父母刻意制造的安静环境,让孩子能好好学习,却让孩子滋生出心灵的噪音,同样会让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安心学习。原来,在亲密关系里,父母离孩子太近,给孩子太多的关注和爱,也让孩子被爱所伤,最好的距离是“近得我还是我,远得还爱得着你”。
他总能一语道破,让我振聋发聩。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他生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地了解他自己,并且充分地体验、享受和发展他的独一无二。”
曾经因为自己内向而自卑的自己,第一次知道性格无分好坏,每一种行可都有健康和不健康两种状态,我无需因为性格自卑,只需顺从天性,做好自己就好。原来,“我的自卑感来自于我对他人的苛刻要求,这些要求后来返回到了我自己身上,结果是他人和自己都不能另自己满意。”原来,“不管在哪里,都是我自己在活着”,“如果这样一个事实还需要有人提醒,那大约是因为自己在很多时候是在为自己之外的某些东西活着。”原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坚持,还需要用毅力来坚持的事情,大概是因为你不够喜欢。
这本书,砸碎了禁锢我的思想的围墙,也引导我成为了心理学爱好者。我的大学选修课,全部是心理学相关,我参加了被很多人视为“怪胎”的老师的心灵活动“秘密花园”,在走进小学校园,帮孩子家长重新解读生活中的现象中受益良多。从此,我在不被理解不被看好中,坚持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还没有所成,但从没后悔过。我喜欢曾子墨的那句话:我不要用我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罩在我头顶的光环。诚然如是!
虽然现在有很多心理咨询案例的书籍,但仍诚意推荐你读读这一本,他的语言和他的观点不啰嗦,不煽情,也不够温和,但却具有足够的冲击力,强大到可以撕开现象的皮,让你看到很多本质的东西。你读后,也许会跟我一样,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