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每到晚上吃过晚饭,总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玩游戏,讲故事。
那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抓人踩影子,游戏很简单,手心手背选一个鬼来抓人,被鬼踩到影子的人,就会变成新的鬼,如此你来我往,倒也好生有趣。玩累了,一群人便瘫坐在地上,有人手墙上投落下影子,有人借着这投影的形状编造各种奇怪的故事。我想,如果那时候有人有先见之明,拿笔记录下我们当时演绎的故事,或许我们也会创造一种新的民间戏曲曲目呢!
其实戏剧,本身看上去好像阳春白雪遥不可及,殊不知,戏剧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其实最早要源于我们日常生活,只不过用一种脱离我们日常习惯的表达方式演绎出来而已。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相京剧昆曲之流自不用说。其实,也有很多戏剧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表现形式也更加有趣,比如皮影戏,傀儡戏,还有今天要讲的布袋戏。
布袋戏这种戏剧很容易让人和傀儡戏混淆,其实虽然都是操作玩偶来进行戏剧表演的,其实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要真细讲这两者的差异,怕是没个三五天也说不明白。简单来说,就是两者操作方式不同,一个靠绳索牵引,一个靠手指关节摆动。
布袋戏起源于福建省,一般一个人就可以表演完整个剧目。
上次去福建,有幸看到了一场真实出现在眼前的布袋戏,真是大为惊奇。单靠一个人,可以完成吹拉弹唱,武斗转场换角等需要许多人合作完成的动作。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还真以为老先生有三头六臂之神通。
其实,老先生表演的戏剧因为是用他们方言表现的,所以完全没听懂戏词(真的有点可惜),但是动作表演我还是能大概猜明白讲什么故事,其实等能亲身去看的时候,完全不会在意戏文讲了什么,光看那翻飞布偶,就足以吸取你全部的心神。
戏台不大,但是看戏的乡亲很多,老的少的,一听有戏看,全都早早的在戏亭侯着。戏剧不长(可能太专心,时间流转太快)但是一场下来,老先生的汗珠直从额头流到衣襟里。
作为柘荣最后布袋戏表演者,老先生又有点自豪又有点无奈,自豪自己可以为乡亲们表演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唱,无奈自己的手艺后继无人。
这大概是所有民间古老艺术家们的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