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讲过纳兰和卢氏美好的爱情
纳兰平时不拘小节,写的诗词,都随手一放,这些诗有跟他初恋有关的,但是卢氏看到了,都小心翼翼的帮他收了起来,并没有吃醋、小家子气给撕了,说明她胸襟特别宽广。
其次。纳兰做学问每次忙到深夜,没时间陪卢氏,卢氏不吵不闹,默默的给纳兰泡一热腾腾的杯茶,并劝他早点儿休息,不要太晚,卢氏自己却拿了平时刺绣的东西或者一本书,安静地坐在纳兰身边陪他熬夜。
但是,也许是因为上天的嫉妒。不幸却发生了。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卢氏永远离开了纳兰。纳兰此后一蹶不振。美好的光阴总是来去匆匆,来何处,去何处都无从而知,就像天边的彩云。纳兰容若仰面向天,惆怅那已经飘去的爱情。合欢树不曾合欢,因为有太多的怀恋和相思令人痛心疾首,只可惜再是痛苦和相思也回不到往昔之时。俯首间,含泪低吟。
话说卢氏死后并没有下葬,而是被纳兰放在了一个寺庙里,每天纳兰都会去看卢氏。每一次的想见,都会勾起纳兰心中无限的悲痛。一年左右,卢氏还是下葬了,但这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惊动。当时是有规定的,人死后停放的时期根据家世是有期限的,而卢氏的停留,在当时可以称之为惊世骇俗。。。。
在纳兰写给妻子的悼亡诗中,我最爱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可想而知..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怎能不叫人悲痛呢。
在纳兰的阵阵悲痛中,好友顾贞观好像明白了纳兰的心事,就像他介绍了江南才女––沈宛。
纳兰在与沈宛的信交往中,渐渐了解到沈宛,也喜欢上了沈宛。
当纳兰将沈宛带回京城时,纳兰明珠是怎么也不愿意让沈宛入住相国府。最大的原因就是两人家世天壤之别。我们也可以想象,朱红高墙怎能容得下一代歌姬呢。所以纳兰也别无选择,只能与沈宛在外居住。此后纳兰就在皇宫,相国府,与沈宛的住房里辗转。
话说有一次,沈宛在等待纳兰回来,看书时无意中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蜡烛即将燃尽,而纳兰还没有回家。此时沈宛的心已经很累的,她不明白她现在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她想要的。在坚决的抉择中,沈宛选择了离去,回到了江南。
纳兰知道后,也没有说去追赶沈宛,把她追回来,而是正常的接受了,其实纳兰也明白,他给不了沈宛什么。他能给沈宛的爱,也许就是放手吧。此时纳兰也为沈宛写了一首诗:
梦江南·昏鸦尽
清 · 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心字已成灰可以看出纳兰的内心。
纳兰此后身体更加不好了,一次他与好友在自家的后院中饮酒赋诗,并写了绝笔:
《夜合花》
阶前双夜合,枝叶敷花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
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销忿,旋移迎小楹。
在这之后,纳兰便因风寒卧床不起,在七天后,也就是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离开了人世,年仅三十一岁。而这一天恰好是妻子卢氏的死后八周年纪念日。写到这里,我想大家都会感动悲恸吧。生前没能够在一起,死后还是想能陪你一起。
这时我不仅想起了《无比美妙的痛苦》里面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印记难免是伤疤,那就选择你最深爱的那个人来伤害吧。也许正是这样,卢氏选择了将印记留给了纳兰。也许我们都认为最美情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尽管纳兰并没有和卢氏一起离去,但相爱的两个人总要留下一个人体味人间最决绝的悲痛吧。。。
顾贞观曾说:纳兰诗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
顾贞观也曾说: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我也曾想,好多人喜欢纳兰,但是真正懂的纳兰的人能有几个呢。
有时我也曾想,那些为了文人身世而流泪的人,他们的内心中定有别样的情愫,他们值得世间所有的人去珍惜。
最后...............
但愿...世间待你温柔如初
.......你待岁月一见如故
可能写的不是太好,我会继续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