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弘一法师
今天从得到上吴伯凡老师的知识笔记里读到弘一法师的一句临终偈语,不明觉厉。后去百度查了下意思,果然是生活的大智慧,所以赶紧记录下来。
吴伯凡举了4个例子来解释说明什么是执象而求,如果执象而求为什么会咫尺千里。
第一个例子举的是营销学的创始者莱维特的例子。
莱维特有几句话很有名,他说:用户要的是钻孔,不是钻头。什么意思呢?别急,先往下看看他说的另外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被叫做没有商品这种东西,他说:世界上没有商品这种东西,客户要的只是通过这个商品而获得的好处。
第二句话是:客户要的不是直径5毫米的钻头,要的是直径5毫米的钻孔,如果你给他一个直径5毫米的钻孔,你用钻头钻的还是用别的什么方式实现的这个结果都无关紧要。简言之,就好像有时候工作中,有些领导交给你任务的时候,有时候他更关注的是你完成这个任务的结果怎样,好与不好,但过程如何他不关注。
用吴伯凡老师的话说,就是看到一个产品的现象和本质,产品的本质就是好处,它所带来的好处。
第二个例子举的是“远大空调:空调不是目的,温度是目的”的例子。
远大空调此前以做空调著称,但最近几年他们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是请叫做消灭空调。听起来挺奇葩的,自己生产空调却还在消灭空调,这不是要让自己的公司倒闭吗?其实不然,远大空调发现其实空调是一种很不经济、很不环保的方式,他们发现如果对建筑进行改造,很多的房子其实是可以不需要空调的,后渐渐将自己转变成为一个从事建筑业的公司,从事可持续性建筑的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