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菊花

自古以来,以花草自比,以山水抒情,乃读书人的日常。而被称之为“花中四君子”者,尤被频频提起。梅之傲,兰之幽,竹之坚,菊之淡,是自强不息,淡泊于中,不作媚世之态的国人,感物应景,喻志抒情的象征。

如今正值深秋,且让我等,把酒话菊花。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瓜。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即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苏东坡有诗道:“菊残犹有傲霜枝”,前者悠然之态,后者傲骨嶙峋。毕竟前者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己抛却官帽,飘然而去;后者则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能说前者,隐士心态不对,子曰:“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不能说后者,恋栈不去有错,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抒心中之情,菊喻胸中之意,这才有李商隐的淡淡哀伤——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也便有唐解元的托物言己——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更有元稹对历尽风霜而后凋的赞赏——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都说满纸荒唐言,谁解一把泪酸辛?诗书作成闺中伴,笔墨结为骨肉亲。金玉良缘偏不信,木石前盟惜惺惺。鸳梦且向红楼寻,七...
    爱瑋儿阅读 2,355评论 13 22
  •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
    汉唐雄风阅读 1,582评论 0 5
  •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府人。父亲李格非,著《洛阳名园记》,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
    千年一梦OK阅读 3,089评论 5 25
  • 刚一看到马老的菊花画,瞬间就被吸引了,先生笔下的菊花各种各样,异彩纷呈。欣赏菊画,犹如漫步在菊园,仿佛秋风慢...
    浅巷墨漓_53a2阅读 372评论 0 0
  • 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中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然而西湖的雪天是非常罕见的,...
    诗书优游的百合阅读 2,5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