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喜欢大方的人而不是喜欢小气的人。在中国,评价一个人的人品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大方与小气”。我们也常常会评价我们身边的人是大方还是小气。
人们喜欢评价一个人是大方还是小气,用的是怎样一个标准?
大多数时候,人们辨识一个人大方还是小气,都是基于一个人是否能无偿地给予他人东西。如果是交换,便不存大方还是小气,关键是“无偿”这两字了。当要求别人大方时,就是指望别人给予我们东西,而小气是指别人不愿意给或者给得比你心理预期的少了。说白了,大方是得到便宜,占别人便宜了;小气是得不到便宜,或者是自己亏了。
而在西方人来说,人们是没有义务无偿给别人东西,也不指望从别人那里无偿得到任何东西。在西方人的逻辑里,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如果我乐意把我的给你,并不是为了让你觉得我大方,也不求你回报,这种观念存在于在成年的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中。在朋友、同事等关系中就更明显了。我们经常听到有报道说,在英国常有人愿意死后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献给慈善机构,而不是自己的子女,这样做也不会引起子女们的抱怨。在中国人看来,他们的关系缺少亲密,但却成功避免了人情关系的矛盾。而在我们的中国,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导致人情关系复杂,你我不分,表面上大家都客气亲密,但实际上内心比谁都累。亲戚过节时给你送礼了,你一边很客气,一边还要心理揣摩,我应该给你多少才合理?你给我的回馈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还会根据这些去辨识他人是小气还是大方,下次应该怎样怎样……
说真的,在生活中这样真的挺累的。我们又何必那么在乎别人辨别我是大方还是小气?因为我给予别人东西,我并不抱着别人回报我什么。当然了,我也可能给不了别人什么,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如果别人要给予我什么时,我会想为什么给我?需要我回报什么?如果对方乐意给而不图回报,我会接受;否则,我宁愿不要。毕竟人情债难还嘛。如果我想要什么东西,我真的宁愿自己辛苦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大家来写下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