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有一本《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无论是在“跑步届”还是在“写作届”都很有名。我知道后隔了很久,终于买了这本书,截止到目前只看了前几篇文章,就觉得此书甚好。对于我来说,独自跑步或是骑自行车的时候,很喜欢听点什么东西,有声书、小说或者是音乐。往往在这个时候,自己就会进入一种类似于“禅定”的状态,脑海中就会迸发出很多灵感的火花,可是一旦停下来,这些火花就会立刻消失来不及记录,甚是可惜。
另一种“灵感火花四溅”的时刻,就是我在跟别人侃侃而谈的时候,无论是跟自己的患者还是跟自己的学生。一次是还在同仁医院轮转的时候,心内科收了一个很年轻就经常“心悸”的患者。心内科的老师说,心脏没有问题,你是精神科的,去帮帮他吧。我去了,具体治疗效果如何我忘记了,只记得他由衷的对我说,你真应该去开一个自己的心理诊所。再一次,就是最近,我对我的学生讲课,从精神科的痴呆发病机制,到普通精神病的症状学,再到精神科的发展前沿,最后到人生感悟。学生由衷的说,你确实应该当老师,你应该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出来。说这两个例子很有一种“王婆卖瓜”的感觉。但是,我深知自己目前所处的职业状态以及焦虑,再不给自己点个赞,真是活不下去的。【捂脸笑🤦♂️】
今天我的跑步时刻也产生了一些小“火花”。我尝试把它们记录下来。
前面我提到了两个正面的例子,说的是有人觉得我说的好。当然,还有很多反面的例子,也有人觉得说的我不好。我反思了一下,很多时候觉,觉得我说的不对的人,恰恰是跟我关系亲近的人。其实很简单,亲密关系的人对你太了解了——“你自己还一屁股烂账呢!凭什么教训我呢?”而人性的根本属性之一就是“因人废言”——为因那个人不好,而把他正确言论否定。但是,对于我自己本人来说,不良的影响是:郁闷,进而闭嘴。郁闷,因为你会更在意亲近人对自己的评价,你更希望得到亲近人的肯定,你更希望自己亲近人得到优秀思想的影响。以上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自然郁闷。而当你觉得自己“逼逼”没用的时候,就会闭嘴。何况,我对自己的所学还有一种“敝帚自珍”的情节——不希望自己不喜欢的人也学到自己的“武功秘籍”。最近发现上面的想法都错了:
- 第一,亲近人不理解,才更要磨练自己的沟通技巧来给他们正面的影响。
- 第二,世界上哪有什么“武功秘籍”?你看巴菲特、查理芒格不厌其烦得写书演讲来展示自己的投资技巧,也没见各个成为股神或是投资大师。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说的所谓道理,人家未必各个都信,信了也未必各个都做的到,做到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也未必各个都能成功——各种变数太大了。
各种学到的知识,写出来则肯定是对自己有帮助有进益的。怎么讲呢?明白这个道理还是源于看“奇葩说”。大约看到第三季的时候,我就隐约感受到了这个道理,而到了第四季还是陈铭老师把这个道理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他说:当年方舟子和崔永元就转基因的危害性问题各执一词,在网上发文章争论不休。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搞一个辩论:第一轮,各自持自己的支持方;第二轮,各自持自己的反对方。当我们自己能够不停的变换自己所持的立场进行思考的时候,最能提高自己的思维。为什么那些辩手进益的那么快,其根本原因正是在于针对每一个辩题,他们都能进行很好的思维训练,不停的变换视角来观察,从而让自己更敏锐。写出来,教给别人,正是这样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我们觉得自己明白的道理,如果不能讲出来、说出去、并让别人懂了,那就不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更近一步,如果我们不把问题的反面也考虑清楚的话,那么思维也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写出来,教给别人,正是用教来倒逼学的过程。更近一步,其实我以前也算是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没有实践这个道理也没有任何用处。
了解我的朋友知道我嗜书如命,买了很多书。但是,更了解我的朋友则知道,我仅仅是买了很多书——买书的速度远远超过读书的速度。为什么?我扪心自问发现,根本的理由并非是自己热爱知识,更多的理由在于自己的“虚荣心”——希望能在别人面前展现出一种“很渊博”的样子。传统观念里“虚荣心”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如今的时代则未必。因为如果我真的很在乎这份“虚荣心”的话,一直努力读书,有朝一日真能变的“很渊博”,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由此,我想起一件事情,要控诉一下自己小学时候的老师。当年开家长会,妈妈回来告诉我,说老师对我的评价是“爱表现自己”。后来,我真的不大举手发言了。如今不大敢太“表现自己”正是源于当时的心理阴影,吃很多亏啊!“爱表现自己”和“积极展现自己”有怎样的区别,恐怕没人说的清楚。但如今的社会不懂得“很好的展现自己”则是万万不行的!
买了这么多书,对这么多领域感兴趣,但是人的脑力、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应该学习的是“精要主义”,应该学习的是“断舍离”。不要问,这本书(知识)我以后会不会用的上?而要问,这本书(知识)使用的频率高与否?能否为我做出最大的贡献?学这本书(知识)能不能让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问下来,我似乎应当先好好学习一下文献检索以及如何书写论文的技巧。恰恰这个时候,我跑累了,也不想再考虑写论文的事情啦!哈哈哈,我想我再各两天会能想出方法来直面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