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术丸和枳术汤区别

引用《高建忠:明了王道法,学用枳术丸》

在实习中经常看到高建忠老师会用鸡内金与白术。后来才明白是取了枳术丸之意。只不过是鸡内金替代了枳实,由于枳实破气力太强,恐伤脾胃。

那么枳术汤和枳术丸有什么区别呢?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有枳术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枳术汤方: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病位在心下,病症为痞积如盘,病机为饮停气滞。治疗以枳实苦泻消痞,降气破积为主,合以白术健脾化饮。

枳术丸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易水张先生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白术二两,枳实(麸炒黄色,去穰)一两。右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指出:“东垣枳术丸,本仲景枳术汤,至晚年道讲,用荷叶烧饭为丸,取留滓于胃也。太无曰: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用汤以荡涤之;东垣治脾不健运,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

可以肯定,枳术丸源于枳术汤。但二方的主治己全然不同。仲景的枳术汤治饮、治气、治积,而易老的枳术丸治虚、治食、治痞。

补中益气汤侧重于治疗劳倦内伤,枳术丸侧重于治疗饮食内伤。枳术丸与补中益气汤共同构建起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的方药体系。

枳术丸有很多加减变方如:

枳术丸加橘皮为橘皮枳术丸,“治老幼元气虚弱,饮食不消,或脏腑不调,心下痞闷”并指出:“此药久久益胃气,令人不复致伤也”。

枳术丸加神曲、大麦蘖为曲蘖枳术丸,“治为人所勉劝强食之,致心腹满闷不快”。

枳术丸加木香为木香枳术丸,“破滞气,消饮食,开胃进食”。

枳术丸加半夏为半夏枳术丸,“治因冷食内伤”。

枳术丸加黄芩、黄连、大黄、神曲、橘皮为三黄枳术丸,“治伤肉食湿面辛辣厚味之物,填塞闷乱不快”。

枳术丸加神曲、黄芩、萝卜子、红花、白术减半,为除湿益气丸,“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

枳术丸加大黄、神曲、茯苓、黄芩、黄连、泽泻,白术减量,为枳实导滞丸,“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

枳术丸加半夏、神曲、橘皮、黄芩、白矾,白术减量,为白术丸,“治伤豆粉湿面油腻之物”,尚有只用枳实而不用白术之木香化滞汤、草豆蔻丸、枳实栀子大黄汤等方。

笔者读《内外伤辨惑论》,在读到这一部分内容时,每每叹服金元“易水学派”立方之讲究、用药之细腻。内伤饮食,也许在许多医生笔下仅仅是简单的消食与导滞,而在李东垣笔下竟能变出如此多的方药与证治。枳术丸可加消食药,加理气药,加温中化痰药,加清热燥湿药,加苦寒泻下药,甚至加活血药等等。枳术丸或用原方,或白术减量,或不用白术,当然也有不用枳术丸者。

在陈修园著作中,我们读到了传承,读到了规矩;在李东垣著作中,我们读到了革新,读到了方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经产之剂 妊娠六合汤 海藏妊娠六合汤四物为君妙义长 伤寒表虚地骨桂表实细辛兼麻黄 少阳柴胡黄芩入阳明石膏知母藏 小...
    Knight黄药师阅读 10,055评论 1 1
  •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 (一)麻黄汤《伤寒论》–(寒伤营无汗)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附: 1.麻黄加白术汤 2...
    医徒行者阅读 5,807评论 0 4
  • 我有一个好姐姐,她很疼我,每次都从学校给我带好吃的,每周回家都给我洗衣服教作业,她很爱我,我也很喜欢她。 ...
    板小读者李楠阅读 1,020评论 0 1
  • 秋分时节, 夜来卧听阳关叠。 风雨如磐, 少年思故园。 恐误前约, 心下空缺缺。 似迷路, 情归无处, 谁人可倾诉。
    xueshuai阅读 1,800评论 12 2
  • 如何让自己跟同类竞争对手说的点不一样?——找到你的不同,并传达出去 今天我们来说:1. 如何看清你的竞争对手2. ...
    竹子Fuzhou阅读 3,590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