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方面我是随着大流的,大潮汹涌,是不可动。但也有很多方面非主流,从电影到动漫到音乐爱好到喜欢的领域和论文都是如此,因此最后就是被大平台挤压出来。我一直都觉得我们的社会就像一个最优化算法,大部分都在执行快速的梯度下降,但是不一定找得到全局最优解,更多是局部最优。我们也需要有些随机量,在有些时候可以让我们跳出局域性的限制,但是非常不幸,这样的部分通常非主流而且不会很美妙,而我不幸的成为其中一员。主流非主流这东西是相对的,包括在时间轴上也是如此,比如2002年的时候搞人工神经网络,2008年的时候拿着python找工作,那时候得到的最多评价会是这有啥用?我们用Java!就是这么有趣,过去的非主流变成了今天的主流,也会成为明天的非主流。随机量的左右就是让我们更早的探索和发现更新更远的潜力,当主流涌上来的时候,如果不投身商业大浪潮,那就可以撤了。今天大家蜂拥而上的东西,我们这样的人就要远离了,但是这里面可能会有小小的误会,不是说这个领域就不玩了,只是玩的细分部分不要跟浪头重叠,比如现在芯片大家谈论的都是制程的先进性,但是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各种模拟数字一体化的芯片、MEMS器件其实不一定要那么先进的制程,但是同样好玩。而且过去桌子上摆一大堆甚至摆一个大厅的东西都可以芯片化,所以可以玩的东西很多。我的意思是,先进的制程工艺有人要去做,但是不用一窝蜂的跟大佬比头铁,差异化吧。芯片只是个例子,先进的计算方面也是如此,超导肯定是要一窝蜂了,光子算是开了个新路线,这还是很厉害的,那还有其它方法吗?
最近随机到专利方面,发现并体会到一个组织的构建、运行、模拟和效率衡量及改进,不是一门科学!而是很多们科学!好吧,都是废话,发感想,发牢骚,然后希望过段时间翻回来看看自己当时多么的,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