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开始构建计算机网络,因特网走入千家万户,让寻常百姓能够欣赏的关键技术发明是服务层技术标准的建立(也即与WWW相关的协议),伯纳斯-李把他所创造的互联网技术免费开放给全世界自由使用。而中国互联网的前传里曾活跃着高能物理学家的身影。
-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美两国高能物理科学家的正式合作讨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建造等工作。现在科学家们也仍然在继续这项合作。然而,这几十年科学合作所带来的多项高技术副产品却鲜为人知,“互联网进入中国”正是其中一项伟大的技术“副产品”。
- 李政道先生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和一台连接中国和美国的“路由器”,许榕生博士是李先生构建并发送回祖国的一个核心“软件包”。
- 在1991年中美高能合作联合会议上,美国科学家们提出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的合作来建设一条中美之间的国际计算机联网专线,以解决实验数据传输与通讯等方面的问题。
- 在80年代下半段,中国也有一些学校和科研所零零星星地通过电话拨号方式接入国外大学或研究所的联网服务器,进行Email通讯。据中科院办公厅原副主任柳怀祖先生记述:1986年8月25日,高能所参与欧洲核子中心项目ALEPH的负责人吴为民先生通过一条辗转的远程拨号线在北京701所给欧洲核子中心的斯坦伯格教授发出了一封Email,这是从中国通向世界的第一封Email。但早期上网速度很慢、费用很高,因此只是个别人才能偶尔使用的“奢侈品”。
-从北京高能所到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计算机的64Kbps TCP/IP专线最终于1993年3月2日全程联通( 许榕生小组)。从技术上来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条国际互联网专线,TCP/IP专线接通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全国千余名科教课题负责人很快在高能所的网络上设立了账户,率先使用电子邮件等互联网服务与全球通讯。从此,中美之间不但可以传送电子邮件、文章,而且实现了实验数据的实时传输,过去把数据磁带和书籍跨国背来背去的时代宣告结束! - 早期互联网上冲浪的用户都是中国科技教育界的权威泰斗。1994年3月,中国正式签约加入国际互联网,之后更多国际通道开通了。同年,高能所率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WWW网站。接下来的两年,许榕生等科学家像互联网“传教士”一样在中国各地巡回报告、科普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美国留学生们也纷纷海归创业。互联网就这样在中国闪亮登场了。
- 在美国大学学习的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同学们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活跃于计算机网络上,后来很多人成为计算机软硬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创新立业。
- CUSPEA(81)学者于刚创建了电子商务公司“一号店”,在短短七年中就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于2015年被沃尔玛公司并购。他还曾于1995年在美国创建了科莱科技公司,2002年被艾森哲并购。现在,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业征途,正在做的岗岭集团是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域的独角兽。
- CUSPEA(81)学者刘肇怀是英飞拓公司创始人。创立于2000年的英飞拓提供视频安防和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于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最近几年,英飞拓收购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相关企业,2016年又收购了从事互联网和移动营销的北京普菲特公司。目前,英飞拓已经成为安防行业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
- CUSPEA(85)学者张朝阳是搜狐创始人。作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的物理学家,张朝阳对美国早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非常了解,早在1996年就回国开始互联网方面的创业,1998年搜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很快成为一家著名互联网门户公司,于2000年在美国NASDAQ上市。目前,搜狐仍然是中国互联网信息和娱乐方面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
- CUSPEA(88)学者宓群现任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创始合伙人,投资过百度、大众点评、赶集、联络互动、融360等行业领先公司。他被福布斯评为2015年50位中国最佳创资人之一。从2003年开始担任Google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和亚洲产品负责人和投资负责人。曾在Intel总部工作,他共同发明的闪存多比特存储技术,发展成为了Intel数十亿美元的闪存业务。他拥有涉及闪存、通信、互联网安全及商务方面的14项美国专利。
- CUSPEA(88)学者杨勃于2005年创立豆瓣网(douban.com)。这是一个互联网内容和交流平台,以书评、电影和音乐评论为核心内容,有几百万注册用户。2015年,该公司又推出了移动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