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小女孩很慌张地给妈妈打电话,侧耳一听,原来是快要迟到了。听她声音中的慌张,忽然记起了自己小时候,一日午后睡醒发现时间已过,空荡的街道成了我记忆中最恐惧的场景。夏日的午后街上人很少,而穿着校服的学生只我一个,那份恐惧我永远无法忘记,也记得到校后老师的叮嘱,从此再没迟到过。
正是因为记忆中的这份恐惧,中学时代一直小心谨慎,不敢迟到。自己也没想到因为这种原因,竟也养成了好的习惯。上大学后,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团体,而这个团体却教会了我,其实,迟到也没什么。早上因为要等同伴一起,结果一拖一,整个寝室都迟到,刚开始时也不习惯班里盯着你的目光,可是次数多了竟也习惯起来。从中学到大学,对于不能迟到这个规则的恐惧感开始下降。每次迟到,还是会不好意思,但是接受了这是我自己的事,身边也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一切开始慢慢松懈。
上班后,谨记“对于工作,要么“不干”,要么“闭嘴””的金科玉律,老老实实。在这个阶段,不像大学那般自由,本该是有所畏惧的。因为全天下领导都用一个办法,简单又粗暴的办法,迟到就扣钱。这个约束原本是最有效的,可是经过了几年的洗礼,我已然混成了“老油条”,坚信“工作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即便迟到会扣钱,也阻挡不了我偶尔的犯错,每次犯错之后,是没有愧疚感的,反而有种“钱是我的,随便吧”的消极坦然。这才意识到,金钱作为规则带给我的恐惧感也在下降。
心里清楚,长大的过程,也是对于规则的恐惧感下降的过程,这种下降,不敢简单地说好与坏。不遵守利于社会的规则,这个肯定不好,然而对于个人勇气的提升,却也是有好处的。我们慢慢地对这个世界减少恐惧,才能更轻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