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暂定)

        年初一晚上,打开了许久未看的《典籍里的中国》,借助学者的赏读和主创团队的演绎,再次回到那个攻伐兼并的年代,领略君子之风。

        想起年前,高三正复习《论语》这一部分。不同于去年的讲法,这次将“孔门十哲”的生平分别置于每一课中,用孔子与众弟子之间的故事串起了选读课本中的十课内容,且每课都延伸出一个话题。

        在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课时,我们谈到“底线和原则的坚守”。

        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这是伯夷叔齐对仁哲大义的无悔坚守; 周游列国,时代不容,世人不解,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对为政理想的矢志求索。伯夷叔齐与孔子誓死守护的,并非暴虐的商纣与无道的春秋,而是心中的礼义与仁道,这是他们的底线与原则。人人执守原则,正义才不会迟到;人人固守底线,社会才不致混乱。

        在学习《仁者爱人》时,我们聊过“生与死的人生抉择”。

        隐忍苟活,肠一日而九回,司马迁用屈辱的生,著就一部传世青史;守节不屈,慨然赴死,文天祥用重于泰山的死,为后世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召忽从主死节,以殉君难,我们敬服他的忠义与凛然;管仲辅佐桓公,一匡天下,百姓承念他的恩德与惠施。我们不否认召忽的大勇,也承认管仲的大仁,正如文天祥的死和司马迁的生,一样让我们动容。面对生死,他们的抉择虽不尽相同,但都让有限的生命拥抱了更高的价值,其选择本身无所谓对错,不过是“用之所趋异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今天,未学过《论语》的人也知“君子”,我们的电视还在播放与《论语》相关的节目,我们的孩子仍然在学习《论语》……儒家文化依然在传承,不是吗?

        夫子与诸位先生在上,今日或可告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3,370评论 0 1
  • “知其不可而为之”, 亦“不知老之将至”。 认得这个真孔丘, 一部《论语》都可废。 这是一首小诗,为胡适所做,他觉...
    苏格垫底阅读 760评论 8 10
  • 简读《论语》20篇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每有会意欣然豁然 论语 20篇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
    佳山秀水阅读 1,277评论 0 0
  • 论语全文 论语目录 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http://www.ldbj.com/lunyu/lunyuquanw...
    Mr_杨阅读 1,169评论 0 0
  • 《论语》原文 (完整版) 重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兰陵笑笑生666阅读 5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