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教我的老师大多是从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毕业的,这两所大学在山东省内的师范类院校中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放眼全国所有高校的话大概只能算中上等吧。记得级部主任说过的一段话:"教你们的老师们在高中的时基本上都没你们学习程度好,上的大学也不会你们未来的大学更优秀,但他们这么些年都在反反复复的讲知识点、做习题,在所教授的那个科目上一定是比你们厉害的......"
在我看来这样的话用在理科老师上比较贴切,若是用在语文和英语老师身上不是那么的合适,至少对某些老师来说不合适。好多同学都觉得他们是在知道了试题答案后才回过头来在课上胡扯一番。
就拿某位语文老师来说吧,每次讲诗词大题时她都会把第二道鉴赏题答案的①②③条揉到一开始的诗词翻译中,这相当于她在一开始读诗的时候就已经把鉴赏题讲解完成了。而且在讲作者的情感、词句的寓意时,这位老师的用语都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根本没有什么逻辑解释,就好像她和每位诗人都心意相通、和每位词人的脑电波都能完美对接似的...
我总觉得这种理解性的题目根本就没有正确答案,所谓的参考答案也只是出题人对诗词的理解。这么想来,若学生希望得高分那么单纯地理解诗词本身还不够,还得揣摩出题人的心思?所以时间一长,我就对这样的试题讲评反感起来,只是觉得她是参考答案最忠诚的搬运工而已。或许有人觉得我的要求有些苛刻,事实上我还经历过更令人无语的事情...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我的某位英语老师就翻过车。
那是一道英语阅读的选择题,这位老师一如往常地抄了答案后直接来讲套路性质的"废话":“我们要回归到原文中,看看选项是出自于文章的第几段。还有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理解文章,还得理解出题人的出题意图。所以说这个题A明显不对,B可以排除,D也是错的,C选项最合理”
班里一片哗然...我抬着头呆呆的看着老师,心想怎么就是C最合理了,根本什么理由都没说出来呀。
一位英语程度比较好的同学随即提出了质疑并说出了他自己对D选项的理解。大家都在下面疯狂点头
接下来那位老师竟开始乱扯起来:"这两个选项很具迷惑性,大家看C中的某单词在原文的标题上出现了,这就是出题人的暗示。D中的某单词和原文意思明显不相符。"
听到这里,大家都在下面小声嘀咕起来,我小声地冷笑了一声,心想:"看来老师是抄错答案了,唉,这根本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啊"
课代表见此状就直接把答案送到这位老师面前...他脸上立马泛起一阵红晕,目光不安的四处游走,只得尴尬的干咳两声来草草收场。
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