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渐浓,街头巷尾、公园人家,不经意间,便会邂逅一蓬蓬,一簇簇的凌霄花,橙红色的花朵,灿烂绽放,美丽了整个小城。像一位蓬勃向上的少年,昂扬的正气,直冲云天。其垂悬的姿态,婀娜多姿,又给人一种想要亲近的美!
凌霄属于多年生的攀援藤本植物,藤条多攀缘在树木、矮墙上生长。小时候,乡下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根茎粗壮,扭曲着向上生长,攀爬在院墙上,叶子葳蕤碧绿,一根藤蔓托起了半空中的花园。夏天的时候,墙内墙外开满了橙红色的喇叭状的花朵,热闹的很。小时候经常到外婆家玩,特别是大了点,十二、三岁的时候,每到暑假,整个夏天几乎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是一位慈祥的小脚老太太,虽然我有五个,年纪或大两岁小两岁的表姊妹,但我是外孙女,是客人,待遇自然不同。在外婆家,除了有外婆做的可口的饭菜,舅舅种的西瓜、甜瓜,就是那棵我最喜欢的凌霄花了。
我经常一大早便跑过去,蹲在地上,一边一朵一朵地捡拾那掉落的花朵儿,一边惋惜美丽的凌霄花的零落。或者踮起脚尖,仰望着枝头那灿烂的花朵,默默地凝望着花朵上翩翩起舞的小蜜蜂。那时候,外婆对我说这种花儿叫上树龙。
我知道它叫凌霄花,还是工作以后,我们学校有一位姓姚的生物老师,是一位恬静的中年人,听说大学读的是与植物有关的专业,当时已经有将近五十岁了。他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栽种了不少的月季、菊花,甚至有几株当时不多见的牡丹。还在靠墙根的地方,扦插种植了两棵凌霄。起初只是两根十几厘米长的枝条,几年后,从地上攀附到整个墙面,蓬蓬勃勃,绿意盎然,傲然墙头,又从墙头上垂下来,形成天然茂密的绿色垂帘。更美的是,一簇簇橙红色的喇叭状的花朵,高挂枝头,昂然向上,微风吹拂,花儿随风摇摆,俏丽无比。我对姚老师种的花很感兴趣,工作之余,经常跑去欣赏,那时候,我才知道,这种花,有一个漂亮的学名凌霄花。凌霄,是因为这种植物有凌云壮志,志向高远吗?我觉得是。
更令我惊讶的是,《诗经·小雅》中“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描写了苕华盛开,枝叶茂盛,这里的苕华,就是凌霄。由此可见,凌霄是我国古老的植物。《诗经》以后,描写凌霄花的诗句可谓多矣,在文学史上,凌霄花多被比喻为志存高远,但也褒贬不一。
唐朝的诗人白居易不喜欢凌霄花,他认为,凌霄是攀佛树木而活,而攀附最坏的结果就是,将树木缠死了,它们自己也没有好结果。在他笔下这样描写凌霄花,“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摇,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更是在诗的最后,直接劝诫人们,应当自立自强,不可像凌霄花一样,攀附高枝,免得随其覆亡。白居易虽然否定了凌霄花,但从生命本身来讲,凌霄花根在土壤,不畏酷暑,不惧风雨,向上生长、开花,这种生命的韧性,也是值得人们正面欣赏的。它只是分外想长高,想看更远的世界。
凌霄花从夏初的五月开始,可以一直开到九月。夏意正浓的酷暑时节,凌霄花花开正艳,挺立在碧绿浓密的藤蔓上,热情奔放,灿烂如霞,摇曳生姿,迎风飞扬,别样的夏日风情,温暖了岁月,惊艳了时光。“人生何曾都如意,弱质未必不凌天。”我懂凌霄花的竭尽全力,昂然向上,为的是能眺望诗和远方,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生如夏花,如果你见过凌霄花,或许你也会爱上那种蓬勃热烈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