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创建事件模板是在小雨的分享课上,这个方法对于我这个脑子迷糊的人去管理自己的混乱生活十分有效。
再后来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听到,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敏感器吧。
之前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创建事件模板可以提高效率,那么创建事件模板会不会磨灭自己的创意力?动画片中经常会有一些经典角色,他们一丝不苟地每天在固定的时刻做着相同的事,这类人一般都代表着刻板和不风趣,那么生活中,时刻按照着模板做事会不会渐渐地成为没有了创意力的人。
我的理解是不会的。在我看来,有些事情适合精细的模板,有的事情适合“模糊”的模板。所以我将事件模板分成了“精细模板”和“模糊模板”。
比如早上起床,晚上睡觉。这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并且不太需要创造新花样的事情,完全可以使用精细的模板,精细到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不仅可以促使自己养成行为习惯,也可以督促自己早睡早起。
而“模糊”的事件模板,指的是在大体框架上制定出一个模板,这个时间段我干什么,或者说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以后我接下来干什么,而空白部分里的细节具体怎么实施,就看个人啦。
精细事件模板和模糊事件模板都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防止我这种迷迷糊糊的人浪费好多时间。
以下是我正在创建中的事件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