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怒伤肝,大喜伤心,大思伤神,大悲伤胃,大惊伤肾。”
小时候读《黄帝内经》,就特别不能理解“大喜伤心”,觉得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喜事嗨皮一场,应是人之常情。那些彩票中大奖的人们,需“狂笑”才能称得上如此行大运吧。
有次看到新闻,说的是有个姓吴的老师,过80岁大寿。面对儿孙宾客接踵而至,吴老师十分兴奋,与宾客总有说不完的话。晚上回去与儿孙们仍是笑声不断、谈兴极浓。正当他说得高兴时,突然从沙发上“缩”了下去,儿女们急忙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检查结果是心梗急性发作,幸好抢救及时,才算保住了命。
听完这个消息,就想起了“笑死”这个词,还真的不是无稽之谈。《岳飞传》中就有“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说的是金兀术第五次入侵中原的时候,打败仗,被牛皋骑在脖子上,气死了,牛皋高兴过度一口气没上来,死了。
可见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因过度喜悦、兴奋激动而威胁到生命的大有人在。“大喜伤心”“乐极生悲”,这的确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中医告诉我们,笑必须是微笑、眉开眼笑、有节制的笑,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若是狂笑、捧腹大笑,情绪过度激动,容易引起全身血管收缩,使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会导致心脑供血严重不足,极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甚至会引发猝死。
凡事过犹不及,在“大喜”面前,还需有大智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