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走过山间》是美国作家约翰·缪尔创作的自然文学作品。书中主要讲述了作者受雇于牧羊人,在1869年夏天,从加利福尼亚州的中部谷地穿越内华达山脉,抵达约塞米蒂山谷这一路的经历。
作者详细记录了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包括雄伟的山脉、澄澈的湖泊、茂密的森林、绚烂的野花,还观察并描绘了众多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在这趟旅程中,缪尔沉浸于大自然,对山川草木、飞禽走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惊叹与赞美,还传递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我跟随着约翰的文字也在内华达山脉度过了一个炎炎夏日,见识了各种原始森林里生长的树木、花朵、草地,经历了黑熊来袭时的胆战心惊。书中描绘的内华达山脉景观:高耸的古树、陌生的野花、澄澈的湖泊,与我身处小城的日常格格不入,一度产生阅读障碍。但随着文字的铺展,我逐渐跟着约翰·缪尔的脚步“走进”山间:既见识了原始森林里丝滑的草场、绚烂的百合,也因“黑熊来袭”的描写心跳加速,从最初的“旁观者”变成了“文字漫游者”,深刻体会到自然文学的独特魅力——即便未曾亲至,也能被文字勾勒的自然之美牢牢吸引。不管是走在山间的约翰,还是远在小城里通过文字漫步山间的我,都迫切地渴望探索山间的神秘和美丽。
生活在喧闹的尘世,走进自然该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日出日落,时间的流逝是不经意的,没有匆匆的脚步,生活的重压,整个人都是轻松自在的。我总是担心约翰在山间独自行走时会遇到什么危险,然而并没有。人和野生动物们似乎保持了某种默契额,在各自的领地互不侵犯。尽管黑熊袭击了羊群,但他们自觉地避开了人类。那是两种动物之间的战争。如果黑熊袭击人类,那么成群的羊都会是他们的囊中之物。我所担心的危险并没有发生。我以为的危险来自于作为人的本性里的贪婪、自私和自以为是的聪慧。人类率先打破了与自然万物共存的规律,所以才会有随之而来的危险。约翰他们赶着羊群走过山间的时候,没有去破坏生态,没有试图从黑熊那里获得什么,他们主动避开黑熊的攻击。一切都很平稳,约翰自由行走在山间,见识过高耸入云的树木,长达百年的古树,美丽的百合花,别致小巧的野花,丝滑的草场,听过轰隆的雷声和瀑布合奏的交响乐。我凭借着想象,脑中浮现出文字所描绘的花草、景色,不那么确切,朦胧中的美让我更加渴望能身处其中。
书中两处细节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知。一是森林里的野花:它们不像城市花朵那般娇弱,在风吹日晒雨淋中依然绽放出惊人的美丽与顽强,我想,让他们回归山野,在他们本应该在的地方生长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二是印第安人,他们生活在森林里,以森林提供的一切可食用的事物作为食材。他们依赖森林馈赠却不掠夺,与山川草木、飞禽走兽达成共生默契。这让我不禁反思,如今的生态问题,本质是人类过度侵占其他物种领地的结果。真正的和谐,应是地球所有生命互相尊重、留有余地,让每一种生物都能在自己的“领地”里自在生长。
合上书页,约翰在山间自由行走的画面仍在脑海中浮现——听雷声与瀑布的合奏,看日出日落间的时光流转,没有城市的喧闹与生活的重压,只剩轻松与自在。这份文字传递的美好,不仅让我愈发向往走进自然,更让我牢记:人类并非自然的主宰,唯有放下自私与傲慢,守护自然的平衡,才能真正拥有与万物共生的和谐未来。我只愿于喧闹尘世中向往自然,自在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