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雅典奥运,公子义还是高中生,主要的任务还是放在学习上,有时候学习烦了,累了想跑到网吧去看刘翔的比赛,一来由于时间比较紧,根本很难得会抽空去网吧上网,二来家里也买不起电脑,装不起网线。所以公子义跟大多数人一样,看着电视上的刘翔夺冠的瞬间,从沙发上跳起来,激动地眼泪在眼眶打转!
那个时候,我们用电视奥运看,有时候QQ空间写写自己的心情、还没有商业化的无名小站、又或是在网上某个角落上吐槽上对生活的不满,对我们当地贪污腐败的不满,我们都算是当年的文青、愤青。
2008 年北京奥运,那年大家都等着看刘翔要在家乡拿下金牌,虽然后来刘翔伤退了。不过从电视上与网络新闻照片上,大家都在赞叹鸟巢、水立方,然后腾讯、新浪、网易这些新闻到处可以看到奥运的报道。
诺基亚发表了自己的彩屏手机,那时候手里拿着所谓的智能手机,身边的朋友追求手机的照相功能。所谓的智能型手机,大概是属于的无聊消遣。不过就是在手机上看看网站、收收邮件,就算要上网看看妹子,也没有急到需要在捷运上看吧!不过,基本上看奥运这件事情还是在电视上,只是那时候用电脑屏幕前看网络新闻,已经超过很多报纸的新闻了。
2012年伦敦奥运,那年智能型手机发展速度非常快。虽然还在3G 时代,但是 3.5 - 4 寸屏幕的众多智能型手机,已经制造了低头族。
那一年奥运,可能你也跟我一样,在微博上看到科比所领军的美国梦之队的在微博上转发的视频转发多了起来。我甚至是在手机上看到朋友在微博看完了闭幕式的精采演出,然后到了办公室再开电脑看一次,看看网上的的报道。
这一年,奥运相关的影像与文字,几乎都是在手机上完成。公子义已经很难想象,为什么当年会觉得智能型手机是科技宅的专属玩具。而微博,微信一出的时候就压倒性占领了眼球,很多的女神、明星就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晒自己的艳照。
2016年里约奥运,非常可惜里约远在南美洲。不然大家肯定会各式各样的平台去刷自己的存在感。社交平台早就不单纯是社群功能,也同时是大众制造的媒体平台。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看美国飞鱼菲尔普斯拿金牌拿到手软,不少人都被我们的游泳国手傅园慧洪荒之力震撼,我们也见证了中国女排在时隔12年重回世界之巅,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中国游泳队里约奥运国手傅园慧,因 2016 年里约奥运赛后受访以夸张逗趣的表情说了一句「洪荒之力」一夕爆红。
2016年的现在,我们用手机看看奥运会的比赛,上班坐公交车、坐地铁的时候盯着手机屏幕,看小说,玩游戏。回家睡前在床上拿出手机,也许看一下微信朋友圈、刷一下朋友圈,至于电视,大概就是周末有朋友到家里做客的时候才会开一下。
2020年东京奥运,我们不妨猜想,到时候也许或许已经采用VR 直播,即使我们不能到达现场。我们通过VR眼镜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我们可以利用VR去东京看奥运的观光客,用我们的眼镜触摸到奥运赛场的点滴。
也不过10 多年的光景,消费者看奥运已经不只是媒体选择的改变,观其脉络,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创新,带来载具、通讯环境等硬件的改变,推波助澜着数字世界里软件、服务与社交平台的改变。单是看奥运这件事情,消费者看奥运的心态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在自媒体平台里我们就是媒体。
奥运这一类的大型赛事,对于品牌沟通来说,所有人都会同意已经不是拍几段视频就完了。赛事本身就是各式内容的产生器,不管是比赛本身、赛后访问、选手故事、甚至是场边的各式新闻,都可以也可能是与消费者产生连结的桥。
【公子义】专栏作家,原创文章,欢迎订阅,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