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在听得到app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讲到“关系”时,了解到“世界的本质,是关系”,觉得很有意思。
一 “关系”的理论依据
武志红老师在9月11日的专栏中提到,在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这本书中说,人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我与你”,一种是“我与它”。
当我将你视为我达成目标的工具或对象时,你在我这儿就沦为了“它”,这时就构建了“我与它”的关系;
当我放下我的所有预判和期待,带着我的全部本真和你的本真相遇时,这时就构建了“我与你”的关系。
而同时,马丁·布伯还论述说,“我与你”的关系是瞬间,我们只能是偶尔进入到这种关系中,而“我与它”的关系则是时时刻刻。而最好的关系是:
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二 课程留言引发的思考
我不知道我是否理解这两个看起来很“哲学”的概念,但在看这篇文章留言的时候,一条留言引起了我的思考。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对教育有很多思考的家长,他(她)发现自己其实在给孩子很多的爱的同时,也附带了一些条件,比如说,你要乖啊!学习要好啊!之类的,所以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把孩子当成了达成自己一些目标的工具。我自己也会做一些类似的事情,比如说在教小孩子的时候,也常常对他们说:“你们要认真完成今天的任务,我才可以允许你们自由玩玩具。”但是我在这个关系中看重的并不是说,你有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达成我所要求的目标,而是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和你所建立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你是否陪伴孩子,是否引导他,是否表现出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的支持。其实很多时候,破坏你和孩子之间关系的,不是我们没让他玩玩具这个行为,而是我们拒绝他们时的语气,用词,以及在他们独自完成任务时没有给到的鼓励,是我们的一些行为让孩子觉得很伤心。
三 在工作中的体会
大概从2013年开始,我所在的幼儿园把沿用了十几年的3岁以下幼儿的系统课程全部换掉,换成一套新的课程,名字叫做“以关系为本的课程”,这套课程特别强调,在跟孩子互动,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适宜他们发展的活动,跟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刚开始培训上岗时,我对待孩子真的很小心,每天都在反思我是不是有很多话说错了,语气不对,伤害到他们,但其实我发现,我们老师,或者家长不可能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绝对正确地,适合的,但是可以保证大部分时候是适宜的;而且我们和小孩之间建立的关系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一次两次就被破坏,而且关系也是可以修复的。总之,个人的观点是,该要求的还是要要求,只是带着真诚的爱和陪伴,就好了。在关系中我们不断地试着把彼此变为“它”,但在这段关系中也要不断发出我爱你,我理解你的感受,这就是我理解的“最好的关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