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随想

昨天组内教研,市教研员樊老师、区教研员李老师一起来学校对我们进行指导。Amy给五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节数字课堂的课,课后,樊老师和李老师对我们进行了指导。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引入的处理

这本绘本主要讲的是恐龙。在引入的时候可以先让孩子们先free-talk:How’s your feeling about dinosaur?恐龙会让人联想到哪些词?把描述恐龙的词汇整理出来,再来看看今天绘本故事里的恐龙是什么样的,唤起学生已知的同时制造差异,引起学生对这本绘本故事的兴趣。

封面的处理

封面包含了很多信息,在英语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图片环游的方式进行教学。那最开始的封面处理便很重要,这和我们做亲子阅读的过程很相似。拿到一本绘本,先会看到封面。那看到图片会想到什么,比如这节课是scary hair。那封面上恐龙的图片,绘本名,作者,插图师和出版社也是需要介绍的。学生逐渐会形成一种成熟的阅读思维模式,在阅读前学会预测内容,之后带着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图片和上下文分析问题。这样,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的阅读体验和良好的阅读技能。

故事教学中线索的处理

故事教学中一般都会有一条甚至多条主线。这个关键点在故事中的发展需要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有逻辑性,能清楚知道故事的逻辑关系。对于高端的学生而言,老师需要先梳理好故事的逻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比如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

读后活动读后活动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读懂了故事和其中细节而设计的活动。需要注重在why上,并让学生找到具体在绘本的哪一页,哪段的哪句话。再次熟悉故事。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在让学生对故事前提进行回顾后,强调关键点,和学生一起回顾故事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用质疑的精神来学习第二课时,并深入挖掘重要的点。比如Dad:what would we eat if you change scary to happy?学生可以就这个点来讨论,分析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原因做分享。最后再通过写来强化本课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