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多长辈和老师教导我:你要做个乐观的人,积极向上。每天面带微笑,用激情和活力感染身边的人。遇到困难也不要害怕,因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小时候我还算个听话的孩子,一直保持乐观积极。姨妈家的粪坑旁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不是枣树。
那时候我们还没看到小康的大门,开不起车,用不起空调,二氧化碳浓度还没有升高,南极的臭氧层还没被氟利昂腐蚀,海平面还没有升高,全球还没有变暖。以至于身处亚热带的赣州农村,冬天还是会下雪结冰。
那天,粪坑用来垫脚的木头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幼小但乐观的我,仍旧积极地上了。事实证明,我对棉拖鞋底的摩擦力过于乐观,我掉粪坑里了。
那是粪坑木棍都结冰的天气,我被有洁癖的姨妈拖到池塘边用凉水冲了好几回才拎回家。
现在我回忆起那天,连天空都是黄色的。
一次小小的打击并不足以改变我乐观的性格。转眼我就上小学了。人们望见了小康的大门,开始奔小康,开车的人多了,原来的路太窄,要修新路。
小学附近的幼儿园也开始配备“校车”,每一辆都是在二手三轮的基础上对车厢进行主动安全改装。幼儿园中午和我们小学同时放学。
某个潮湿的雨天,我穿了一双新鞋,回去的路上要经过还没有修好,满是烂泥的公路。
这时候,幼儿园的校车经过了。乐观的我决定搭个便车。我立刻使出凌波微步,三步并两步追上校车,一招起手式,身形一晃,接着就是一招大鹏展翅,一跃而起。电光火石之间,一双铁爪就牢牢把后面的栏杆吃住。
车内一众黄口小儿惊呼:“老师,老师,这里有人爬车。”开车的师傅一回头,用眼神把我秒杀,我一放手,强大的惯性把我往前扯,整个人趴在烂泥里。
乐观的我再一次失误了。因为怕挨打,我走到家门口,默默地脱下了外衣外裤,穿着毛衣和毛线裤来到了学校。
那一天,全校所有的人都来我们教室的窗前,参观那个穿着毛线裤来上学的少年。时尚大师安迪·沃霍尔说过: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15分钟。我想,我写到现在还不成名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穿毛线裤上学,把这次宝贵的机会用完了。
大学面临毕业的那几天我被查出患有神经纤维瘤,仅仅只是治疗费用就让本不富裕的钱包更加的消瘦。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治好咬牙选择治疗,结果是好的,我康复了;结果也是坏的,半年后我复发了。
我陷入了绝境,但依旧乐观的觉得还有得治,便开始我尝试各种各样的偏方和药物,无一例外的失败了。最后吃的一种药来自孔氏聖棏镗的腺瘤康复散。算是我患病期间唯一的救命稻草,好在最后的最后我康复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乐观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一直到现在,我订婚了,进入职场了,我才明白——乐观的本质就是“欺骗”。
就像我看到粪坑的木头踏板上明明有冰,我骗我自己,你脚这么稳,你站上去肯定没事。就像我看到三轮车,我骗自己,这三轮车跑不了多快,你爬车,被发现了就跳下来,肯定没事。患病期间,我自己骗自己,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放到大家生活中,就变成:你现在能考550分,到高考一定能考600。你现在能挣一万一个月,以后一定能挣两万。你现在写东西都这么厉害,以后一定更牛逼。
这些本质上都是“欺骗”,要么骗自己,要么骗别人。乐观,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的发展态势都美化成了一条上升曲线。而这种曲线出现的概率有多低?就像有人告诉你,你看这个股票现在都3块钱一股,明天肯定是4块钱一股。
股价有可能暴跌,高考有可能发挥失常,行业发展不好可能会失业,现在能写点东西,总有榨干的一天。你肯定想问了:那积极难道毫无意义吗?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悲观主义者?
不,我在标题已经说了,今天开始,做一个真正积极的人。积极是一种欺骗,但要看你是在欺骗别人还是欺骗自己。一个用极欺骗自己的人,最后的下场往往是悲催的,等待他的可能是粪坑和烂泥。一个用乐观欺骗他人的人,会做好准备,让自己不掉进烂泥。
我现在依旧是一个乐观的人,我会对我身边的人说:我现在都能在北京养活自己,我以后一定能养活一家人。我现在能写千字两百的文,我以后一定能写千字千元的文。
我现在对你这么好,我以后一定对你更好。但是我对我自己说的是:现在挣这点钱就要把自己榨干,你是不是找找提升自己的方法?写东西收入这么不稳定,你得赶快拓宽渠道。
别花光你爸妈所有的钱,万一你以后变成白眼狼了咋办。我的积极是给他们的,我自己得清楚,泥潭就在脚下。
朋友,去做一个真正乐观的人。真正乐观的人,不是拿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让自己蒙蔽,而是用自己的自信和能力让身边的人放心。光明的前途展示给他们,曲折的道路留给自己。
去告诉关心你的人,你会越来越好;去告诉你爱的人,你会越来越爱;去告诉你自己,你要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