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从文章中知道:你曾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被他人暗算遭遇到广美不被录取的打击,但是迟上大学那二年的历练,不仅使你的绘画艺术水平在不甘心且愤发图强中上了一个台阶,而且你的心智也在痛苦委曲的磨砺中更加坚毅,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更加趋于成熟。更难得的是,上天补偿了你在湖北美院最好的国画专业,最有名望的老师和最优秀的同道,还有就是今天能与你同为知音、知己的妻子---石鸣。走弯路看似付出了最宝贵的时光和精力,但是一路上你所有的遇见,不管是旖旎的风光还是恩师、友人,他们都成了别人所无法企及的独特资源和资本,都增加了你生命的厚重和价值。所以你没想过“如果那年你被广美录取,会不会比现在发展得更好?”这个问题是对的,你当时面对现实不屈不饶的态度也是改变命运最正确的选择。
对于自己曾经很不公正的遭遇 (因为你当时高考的作品《润物细无声》是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打了高分),你在文章中引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所说“大不幸之中却有大幸”,我非常赞同你这种安命乐道的意识。因为既然是“大不幸”,那么能躲过险境的毕竟只能是凤毛麟角,不然怎么能谓之为“大幸”?而且能逃脱灾难获得“大幸”的人,多半应该是有准备的人,有本领的人,有操守的人,有厚德才能载物的人。所以“大不幸之中却有大幸”应该不是一种必然的规律,而是一种抗争后的改变和回馈,是搏斗后的战利品。
对于你孩子的疑问:“如果那年你被广美录取,会不会比现在发展得更好?”我的回答是:人生没有如果。发生的一切都在那个年代,那时的路线和政策的情理之中,一切都是那个年代的必然产物和结果。特殊的年代才会孕育出特殊的无法去考量的人情和人性。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年轻人,肯定是在按当今人之常理去推断当时发生的事情。如果不是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亲身经历者,谁能通过正常的思维去解释得通当时被扭曲的境况?
1978年对于国家来说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真的是一次久旱逢甘霖的机遇。沉睡多年不敢触碰的梦想就在这一年被唤醒,一切按部就班的生活开始变得躁动不安。我也就是以此为发端,于那些年在没有脱产的条件下,先是参加企业理科电大班学习英语专科,结业后又在文化宫业余学习世界语,因成绩出类拔萃而被文化宫聘任为世界语初级班的任课老师。紧接着听说电大文科班招生考试,我又马上在厂里报名预科班进行高考复习,并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录取进入沙市电大83届沙棉文科班学习。其实早在1975年,我就曾被企业推荐到沙市培红小学(现在改名北京路一小)搞工教对流(当时的新事物),担任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任课教师。直到把这个班带到升六年级时,因为与我对流的那位青年男教师和车间女工发生纠缠而被请退,这样我就又被召回到车间上班。当时如果有熟人举荐,我完全可以进入厂子弟学校继续任教。因为我在培红小学三年,年年都获得优秀老师的奖励,校长也多次在大会上把我推举为全校老师学习的榜样。学校党支部还动员我写入党申请,我因为害怕自己父母下放农村接受监督改造的事被调查,所以只好保持沉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自己成长的道路没有曲折,没有坎坷,怎么会有后来我那么执着的发奋读书而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80年代我在东湖用世界语接待日本世界语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