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龄前孩子的空间思维?

数学启蒙之空间篇来了,自己填的坑,说什么也得完成。那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呢?

如果空间思维感不好的话,又会怎么样?可能是小到拼图拼不成,在学校里几何学习困难,大到看不懂产品组装图, 方向感不好容易迷路。


这些所有需要空间感的活动,都需要空间思维能力去帮助我们去协调转换,解决问题。

对于学龄前孩子的空间启蒙,主要包含图形和空间两个方面。

图形

首先是认识图形,比如三角形,正方向,圆形等2D图形。认识图形之后,孩子能够根据图形的形状进行分类


平时给孩子买的七巧板,或者那种拼版都有相关的图形,或者就是在纸上手工画出来也是可以的。

我所在的城市,有个科技馆,科技馆里面有个专门的数学展区,里面有很多典型的数学及哦啊聚合实验。平时我也会带孩子去那里探索。大家也可搜索所在城市是否有相关展馆。


接下来,孩子能够对图形进行描述,比如三角形。有时候我会问3岁多的孩子,为什么这个是三角形,他说,因为它有尖尖的角。

可是有尖尖角的形状也很多,并不一定就是三角形。我会指着三角板跟孩子说,三角形有三条边,还有三个角,一个一个数出来。


这种感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上学的时候。原来从零开始,认知一个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对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当孩子熟知了2D图形,就可以引入3D立体。孩子的玩具积木块就是很好的教具。就像认识2D图形一样,跟孩子去描述3D立体的概念。


然后在生活中去慢慢发现有哪些立体的物体,如冰箱,洗衣机等。

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启蒙第一步是了解相关的方位词,比如,外面里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


我家孩子有段时间听到我说的,左手,左眼睛,右脚比较感兴趣。我就抓住机会跟他讲,教他认识左右,结果发现,这个左右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

平时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多有意识的使用方位词,来取代常见的模糊行为,如,用手指着一个地方,说,在那儿。

总之我在我孩子身上发现了,如果用手指着告诉他在哪哪哪,他的眼睛就会到处找,找半天也找不到你指的地方。那些我们大人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孩子却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一定要学会使用方位词,一方面也是增加词汇量,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空间感意识。

其实带孩子去游乐场,去滑滑梯也是很好地锻炼空间感的机会,他能够用身体去感知空间的大小,能不能钻过去,是不是要弯着腰,还是蹲下去。


最后是空间转换,即不使用具体的物体,在大脑中就可以实现形状转移后的样子。这会让我想起在学校学几何的时候,有一种题会给出正方体纸盒展开铺平后的各种样子,让选出哪一个可以折成正方体盒子。


有的同学会拿着纸演示,有的同学就是在大脑中进行空间转换,很快他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平时给孩子买的拼图,七巧板,魔方,乐高等,都可以锻炼到孩子的空间转换能力。比如,我的孩子最近对下面这样一个木质拼板很感兴趣。


几个月前他拼拼图的时候还是在拿着一块一块试,现在他能够用眼睛看着,几秒钟后拿到的那个就是能够拼上的那一块,说明他开始有意识在大脑里面去进行图形转换了。

另外给大家推荐一部动画片《怪物数学小分队》,平时陪孩子时间少的话,偶尔看个动画片也是不错的,还能数学启蒙。


好了,就到这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