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故宫新事》,再到《国家宝藏》,这些节目将文物的魅力一次次展现在世人面前。也让文物修复受到关注。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的艺术文明。有宫殿、寺庙、石窟、遗址、金属器物、陶器、瓷器、木器、石器、玉器、纺织品、纸质文物等。然而,众多的历史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自然或者人为方面的破坏和损害。而文物修复技术可使这些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
商晚期云雷纹提梁卣(yǒu)-修复前后
2敦煌莫高窟壁画修复前后
青花二开光山水人物罐-修复前后
文物修复离不开现代科技,离不开精细的显微技术。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图片来了解一下这些现代工具在文物修复方面发挥的作用。
工作人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纺织品文物纤维
工作人员在放大镜下查看简牍修复情况
显微镜下一片待修复的竹简碎片
又比如在修复古代衣服,如龙袍龙褂时,首先要使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此件龙褂的材质、伤况、污染物进行检测。三维视频显微镜作为一种多功能显微镜,无需对样品制作切片,就可以在自然环境下,360度无死角观察样品,还可以通过放大三维视频,观察文物的细节。一般服装类文物去霉就要先借助它,通过观察文物上的霉菌,根据不同菌类配置对应的保护处理液。下面,我们通过一小段视频了解显微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