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吃过饭,很忽然地,说下午跟同学约好去图书馆写作业,出发前是这样说的:先写作业,写完作业我们一起玩一会儿,晚上7点前到家。
下午5点多,松树先生后知后觉发现他儿子不在家了,问及我,我说你自己问他。打完电话,松树先生跑来跟我说,儿子跟同学在外面,晚上7点前就到家了。
6点多,我打电话给乐宝,答复是晚上7点前到家,还说要是妈妈去健身房,他就去健身房拿家门钥匙。于是,我安心前往,操课下课后是晚上7点10分,我打电话给乐宝,答复说是手机电量不足20%,放心,马上就回了。第二节操课结束时8点10分,我发微信给乐宝,约好在健身房门口等。8点45分,洗漱好又打电话给乐宝,说是准备出发,在家等。
结果是,这孩子晚上9点40分到家。到家后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给你说说哈,我们今天先干什么了,后干什么了,同学家开始做饭,他吃饭怎么解决的。我是一句话也没听进去,这孩子的时间观念也是......气人呀,这么晚回家,我强迫自己忍着。
大概忍了有一个青蛙趴的动作时间,两分钟吧,我跑到他门口:
手机关飞行给我,下个周末的游戏时间不要给我要手机。
回家时间是你自己说的,我给你打了三次电话。你说大人不相信你,这就是你的信任状?
到吃饭点儿,怎么能还在同学家,还自己买了一份饭吃。
你不是要自主支配嘛,明天早上自己起床,我不会再当闹铃。
结果是,各自关好屋门,我再说,他也不吭。孩子明显觉得自己理亏,他不再辩驳,不再强词夺理,任由我喋喋不休。这,让我知道,我有些过分,还是焦躁地指责他的问题,不关心他所想要倾诉的经历和感受。
坦白说,要是准时准点按他自己所说的,我十分乐意周末时间他跟同学相约外出的,总好过待在家里手机电脑的。可是,真的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了,他就好像忘记了自己的计划安排了,很容易就被外界的人、事、物给影响或支配,没有一点儿自我和原则了。这真让人着急,就目前表现出来的“坏”习惯,从内心里真的不能接纳。为什么说到做不到?为什么一边跟父母要自由一边又被他人支配左右呢?为什么自己的时间安排能轻易被他人打乱?
都说焦虑是病,得治。很多人知道自己焦虑,知道焦虑易产生的负面影响,但就是无法改变。所以,对于焦虑的我来说,特别希望通过一篇文章寻找到一个方法照搬,就能改变自己的状态。可是,这么想本身就是一种妄念吧。
我不想强迫和控制孩子,我希望通过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流满足彼此的接纳和认可,可是呢,焦虑必出强迫和控制。大人的忧惧、焦虑多了,就会产生对孩子一系列的控制,比如包办代替,强制管理,无原则溺爱,过高期待等。因为孩子没有满足“我以为我期待”的行为结果,我就会把自己的焦虑(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使用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结果是,孩子会深受其害,成为不恰当教育方式的牺牲品。
究竟是自己的期待重要,还是孩子的成长重要,为什么不能再耐心一些尊重孩子的节奏呢。
试想一下,盯着孩子的这些“坏”习惯,不断地强化这些“坏”习惯,当孩子把注意力用于应付这些负面情绪时,还能有更多的注意力用于学习本身?自然,他就会错的更多,然后家长更暴怒...进入恶性循环。
所以,关键点应该在于:“焦虑有多少是源于自己的期待没有被满足而衍生出来的”,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你的期待。
当你把所有的事情都用简单的“好坏”评价和定义时,就意味着,远离了真实。因为任何阴影的背后都必然有光,所以,任何所谓的“缺点",“不足”背后也必然有你目前看不到的“光"。
什么时候能够真心实意、从内而外的接纳孩子的“缺点”,接纳真实,孩子的问题才不至于让你焦虑恐惧。
要学会自我觉察,自我改变,自我坚持,这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你必须坚信孩子的成长比你你的期待要重要的多,不然你翻来覆去的纠错只会让孩子更加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