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六
原文: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有言:损益之道。君王以孤、寡、不谷自名者,损益之道也。取其以自轻贱而致高贵之意,所谓损之而益者也。而损益之道,非粗浅者所知也,人之以为所损,或益之者乎?人之以为所益,或损之乎?前之所益者,今或损之乎?彼之所损者,此之所益乎?损之而益者,其继之以损乎?益之而损者,其继之以益乎?是故,昔所学者,今未必致所用,以时势裁之也,以度数制之也。能强梁而不死者,亦有所借鉴乎!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有言:雌道。强者常行雌道,则柔可克刚,以至于无孔不入,加以日积月累,天下将风行响应。是以不能持之以恒者,不可以行柔道,不能忍辱负重者,不可以致坚强。所以不言而化,无为而治者,日久天长积累之功所致也,非常人所能为者也。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有言:知止,知足。不能强大者必以知止、知足而能自爱自重以全生。不能明道者,往往不分轻重缓急,不知小大曲直,不辨是非善恶,因其溺于私心、利欲,则动静以自身之喜好、私欲为标准,甚至没有标准和常态,所以多病,多争,多怨,多患。是以明王制刑德以止之,礼义以劝之,乃生之也,欲其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