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我有几家特别喜欢的独立书店,方所,唐宁,1900。方所的讲座,唐宁在地下的安宁,1900的背包客风格,都让人不自觉地拿起一本书,读两页。我是很偶然的机会下,才发现1900这家书店里是没有WIFI的,再看看在书桌上的小标签:请将时间还给阅读。对于书店无网络这种做法,突然又理解了。
然而,在书店里看到满满当当的人群,我的第一感觉并不是“现在爱读书的人真多”,而是,“一个人,怎么到书店才会读书啊?非得挤在这里读书么?在家多舒适的环境啊。”阅读也好,通过阅读学习也好,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虚荣,更不是自我感动的工具。学习的动机决定如何怎么去学。
好多人羡慕梁文道的阅读量,总在问:“你是怎么读书的?你读书怎么这么快?”梁文道的回复也很有意思:“少睡一点就可以了。”坚持有时比技巧更重要。
大文学家钱钟书家里并没有海量的藏书,相反,他常常是借阅图书馆或友人的书,看完就还,自己的书也不是每一本都留下来,重要的是他的笔记。那才是他的“书”。笔记是消化的过程,每个人阅历的不同,感悟也不可能相同。这个才是我们读书后所希望得到东西吧,而不是书本上的一字一句。
有功利性的阅读和学习,比如为了考试,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但是对我们影响深远的,往往是哪些无缘由的文字。读书有什么用?举一个例子。我最近在看木心的讲课笔记《文学回忆录》,一开篇写到对红楼梦诗词的评价: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一开始看这个评价,真心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觉得语言很真诚,很直白。后来无意之中看高晓松的《晓说》里面又提及木心对红楼梦诗词的这个评价,再想想《红楼梦》的诗词的特定环境,感觉有点理解木心的评语了。高晓松接下来的解读真的蛮契合我心中的想法的。他说“正如歌剧里的歌曲,在演出的过程听,是那么动听,但是演出结束,单独去听,未免有无趣之感”。我之前因为喜欢《蝴蝶夫人》,特意买了一张光盘,但是,在家一放,确是听不下去。曾经走过的路,曾经看过的书,曾经经历的人事,雕塑着现在的我。书籍就是一把灵魂的雕刻刀。
有价值观,才有方法论。方法论林林总总,选择那么几个适合自己,细加雕琢,保持锋刃即可。
感谢阅读!
猫小开
201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