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
我们平时谈写作,聊的话题经常是如何写,写什么等方法论。但今天,想聊聊一个有关写作,却又不关写作的轻松话题--你习惯用什么工具写作?
曾听过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人用纸笔写作,泉思如涌。换了电脑,就大脑卡顿,半天吐不出一个字。可能因为工作操作不熟练,也有可能是身体感知换了种“写作环境”。
换了个习惯的写作工具,真的会影响发挥吗?
有人读书,不爱kindle偏爱纸质书,只有闻到一页一页纸墨香,才能安心沉醉到字里行间。
我想,有人写作,也是如此。习惯了摸到钢笔,习惯了听到笔尖与纸的摩擦。可能当沙沙声响起,身体才会放松进入状态,给大脑释放出:啊,该写作了之类的信号,让灵感醒过来。
想起昨天看到一篇简友谈写作的文章,他总结了一个观点:70后习惯用纸笔写作,80后多用电脑写作,90后偏爱手机写作,00后常用平板写作。对不对或许无从考证,但借着他的观点,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
朝九晚六算是我平时生活的真实写照。每天往返公司和家,在地铁上要花费3小时左右。可以说,一天的时间,都被工作安排得明明白白。和大多数人一样,下班折腾到家基本已成咸鱼,回家后只想一屁股躺沙发来个优雅葛优瘫。多看电脑一秒,都觉得累。
所以,我的日更写作,经常是在地铁上的几小时完成的。手机,自然就成了我常用的写作工具。开始的时候,会不习惯。不同于电脑可以方便切换窗口或查阅资料,能边写边构思,及时补充内容。用手机写作,就得适应写作素材及框架逻辑,都提前装在脑子里。写的时候,就只管一心码字。若是写的时候查资料或者调整框架,因为操作的不方便性,耗时比较多,很容易打乱写作思路。
开始用手机写作的时候,会没有安全感。但环境所迫,慢慢的也就适应了。说来有趣,导致现在到了周末,我也极少开电脑,基本是手机小小的屏幕完成。甚至撸2、3千字的故事,也觉得没毛病。有次换到平板上去写故事,还有那么点写不出了。换成手机,反而打字咻咻咻的。
但是我还是很向往用笔记本写作的感觉。一台笔记本,一杯咖啡,听着舒缓的音乐,慢慢写个故事。想想就美滋滋。最近在纠结要不要入手一台笔记本,才有了今天这个写作话题。
不知道你们,平时都是习惯用什么工具写作呢?又是在怎么样子的环境下完成日更的。